本报记者 孙国利
我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是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和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我市城区工业产业结构偏重、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质量形势严峻,不仅影响城区的生态环境改善,也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更新。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百企退城”攻坚行动为抓手,在切断污染源、减少排污量、改善大环境上下功夫,加快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和功能提升,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成效如何?2018年,我市中心城区有66家企业已启动搬迁改造工作,其中有17家企业已完成搬迁改造,分别占年度目标的108.2%和89.5%。17家企业共腾退土地924.6亩,挂牌出让403亩,出让金11.77亿元。截至2018年8月底,我市城区PM10、PM2.5同比分别下降13.2%和10.7%,特别是去年8月份PM10浓度为7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PM2.5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3%,下降率均位列全省第一。
近年来,我市经济飞速发展,但经济的活跃带来了发展与用地的矛盾。如何实现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新路子?我市积极调整思路,把保增长与保红线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规划土地布局,促进城镇建设与产业项目向山区、半山区转移,引导百余工业项目“上山”,既保障项目快速落地,又保证有限的耕地资源不被占用,切实解决了产业发展与城市争地、与农业争地的状况。
实施中心城区“百企退城”,是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各部门要压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完成搬迁改造任务,持续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推动城市整体转型发展,全力打造大都市区次级中心城市、豫晋交界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以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统筹谋划“百企退城”攻坚行动
进入新时代,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成为主基调,我市应时而动,以更大的责任担当,深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主动调整战略发展方向,坚持以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了企业搬迁要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通过强化创新、智能改造、绿色化改造,优化结构、延伸产业链,促进技术、产品、品牌、效益提升,进一步巩固扩大竞争优势,做到既要搬得出、又要搬得好。
我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实施“百企退城”攻坚行动,确定自2018年至2020年用3年时间完成规定范围内100家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一批“三高”企业升级改造,转到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或者绿色低碳轨道上来,为发展新动能创造条件、留出空间,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盘活老工业企业资产资源,加快主城区建设改造步伐,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构建宜居和谐的生态环境,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城市。
“百企退城”攻坚行动完成后,预计每年可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近1.16万吨;预计可腾退或就地利用土地约600公顷,我市中心城区主要工业污染源基本消除,工业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城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加快城市转型、建设大美焦作,让新发展理念在焦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
谋定而动,精准制订“百企退城”行动方案
我市城区企业搬迁工作早在2010年就开始起步,但推进速度缓慢、效果不明显,城企一体、污染严重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市委、市政府认真汲取前几年城区工业企业搬迁的经验教训,组织有关单位对城区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全面梳理企业现状、问题和制约以及历史沿革,建立了搬迁改造企业信息监测系统和数据库,并实行动态调查和管理;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反复评估论证;借鉴杭州、青岛等地的企业搬迁经验,依据国家、省有关财税、土地政策新的要求,出台了《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的实施意见》《焦作市“百企退城”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明确资金支持、土地出让、搬迁补偿、职工安置等优惠政策以及限制性政策,其中明确由市财政筹措5亿元资金作为搬迁改造启动周转金,并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企业搬迁发展项目建设;对搬迁工业企业的土地出让收入扣除上缴上级及按规定提取的各项基金和补偿企业的土地现状地价后的差额,全部支付给搬迁企业,激发了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市力争通过“搬迁一批、转型一批、淘汰一批”的方式,使一批市场发展前景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企业通过异地搬迁改造,拓展发展空间,腾退土地得到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部分企业实行“退二进三”、就地转型;部分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依法破产关闭。
精准施策,强力推动“百企退城”取得突破
针对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中存在错综复杂的产权结构、职工安置等难题,市委、市政府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大力推进工业企业关停转迁,“百企退城”攻坚行动取得重大突破。
城区工业重点污染源搬迁取得突破。我市针对污染物排放量大、群众反应强烈、环保督察重点关注的企业,把搬迁作为治本之策,成立专班、细化方案、强力推进。其中,城区重污染源之一的风神轮胎股份公司已制订外迁方案,征地款2200万元已到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人口密集区危化企业搬迁取得突破。我市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加快危化企业的搬迁步伐。其中,焦作和兴化工有限公司拟移交的一期30余亩土地附属物已拆除到位,搬迁用地已摘牌,完成投资2000万元;维联化工搬迁项目完成投资3500万元,生产车间土建工程已完工。
破产倒闭企业清算审理取得突破。我市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进行破产清算。其中,河南纳士科技公司、焦作贝格耐材公司均已进入破产程序,职工安置费6300万元已拨付到位,同时统筹利用土地,将两家公司的土地结合周边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统一规划开发。
产业“退二进三”取得突破。我市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项目,积极实施“退二进三”。对具有保存价值的工业遗产和建筑高起点谋划方案,实施保护性开发,打造一批城市亮点和创新示范点,培育城区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业态。焦作电厂作为我省最早的发电厂在实施环保搬迁后,企业所在地解放区政府积极引进投资,利用原有建筑规划建设文创艺术城项目,目前已与保利集团、绿地集团就综合开发项目方案多次对接修改,近期将定稿。焦作华飞电子公司已将原办公楼和厂房改造为幼儿园,并开始招生。中轴集团中原轴件厂已转型为酒店。焦煤集团焦东矿就地改造成为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形成“百企退城”攻坚行动工作合力
市委、市政府切实强化市、区两级协同共推、部门紧密合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五统一分”工作机制,全力保障和推进“百企退城”攻坚行动。
统一领导。我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工业、国土、规划的副市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和城区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搬迁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统一规划。我市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优先搬迁改造对城市环境影响严重的企业。项目的谋划、建设,必须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化、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化和产业发展规划,必须入驻我市的省级产业集聚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化工项目必须迁入化工产业园,切实做到生态、生活、生产协调发展。
统一政策。我市研究制定一系列资金支持、税费、土地、搬迁补偿、职工安置等优惠政策,突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把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项目好坏的根本标准。
统一流程。我市规范资产评估、土地收储、土地移交、土地出让(供应)、资金拨付等工作流程,有序推进企业搬迁改造工作。
分城区实施。我市中心城区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区长为第一责任人,积极研究制订各自的“百企退城”攻坚行动方案,并组织辖区企业加快推进。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如今,在太行脚下、黄河北岸,一座人、景、业相融之城,正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先导,以“百企退城”提质为契机,在实现城市转型永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实现发展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