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伴着浓浓的新年气息,马村区委书记宗家桢用一整天的时间,直奔脱贫一线调研,为的就是少一些冰冷的数字汇报,多一些热切的群众实料。
汽车驶入演马街道辖区内,车窗外,曾经贫瘠的土地和山头上,片片新绿在蔓延。车厢内,宗家桢与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康春生及随行的同志一路都在研究,新的一年脱贫攻坚工作怎么抓。
群众生活生产条件改善的如何?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牵动着宗家桢的心。
带着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思考,宗家桢一行来到演马街道油蒋村。在该村会议室,宗家桢一开口便对驻村第一书记业务知识的掌握进行现场考核:“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你平时是怎么帮扶的?教育扶贫都包括什么?贫困生补贴标准是多少?”一连串的问题问出宗书记的关切,也问出脱贫难点的所在。宗家桢语重心长地说,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不可或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谁是真正踏踏实实在做脱贫攻坚工作的、谁心里有一本真真切切的脱贫账本、谁的脱贫领域“气色”好,一问便知。他说,扶贫干部要对辖区内的贫困情况心中有数,对贫困地区的基础条件怎么改善、致富产业怎么培育、困难群众有什么需求、怎么帮扶?都要如数家珍、了然于胸,要根据实际情况,多谋划致富门路,下一番“绣花”功夫,方能使脱贫攻坚责任落得更实、工作做得更细。
临行前,宗家桢特意看了看驻村帮扶人员的住宿和食堂。他嘱咐相关街道负责人,该配备的一定要给驻村人员配备到位,尽可能地保障驻村人员的基本吃住标准。
一天的时间,宗家桢走访了演马街道油蒋村、前蒋村,待王街道,武王街道北孔庄村、范张弓村,详细了解每一户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及致贫原因。他强调,相关街道、村要善于抓住地理位置优势,发挥一切优势资源,围绕乡村振兴来谋划脱贫之路,壮大集体经济,各帮扶工作队要针对情况各异的贫困户,用足、用活扶贫政策,让党的扶贫政策在每个贫困户家中得到充分体现。
整个调研过程中,宗家桢一直在强调一个“真”字,精准扶贫需要更真的调查研究,但如何求真?答案便是真正听到群众的说法、了解群众的想法、明白群众的看法。唯有将脱贫攻坚成效都过一遍真实调研关,方能甩干脱贫水分,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带着对贫困群众的牵挂,该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杨磊轻车简从,深入安阳城街道张田河、小李庄等村调研脱贫工作,并看望慰问贫困群众,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与节日的祝福。杨磊在调研中要求,要集中精力、精准发力,依托完善的工作机制,精准调度,集中完成攻坚任务;要压实任务、压实责任,对标脱贫标准,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将各项脱贫攻坚任务明确到人、责任落实到人;要确保进度、确保效果,对脱贫攻坚重大项目建设、到户政策落实、群众满意度提升等重点工作,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调度、亲自安排,“一竿子”插到底,确保时间进度,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元旦期间,该区各帮扶单位纷纷深入帮扶村,谋出路、想对策。贫困地区发展脱贫产业着实不易,但这是稳定脱贫增收绕不过去的路,认准了就要迎难而上;多采取送培训下乡、补贴贫困户食宿费用等措施,让培训更亲民,发挥更好实效;重点是产业,有了产业才能防止返贫……面对脱贫工作,许多帮扶人员都这样认识。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采取产业扶贫等有力措施,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的收入,才能赢得脱贫攻坚的胜利。
脱贫攻坚,念兹在兹,唯此为大。脱贫工作不是跳板,亦不是捞政绩、找出路的平台。不忘初心,当好精准脱贫的引路人,既要有贫困群众的满意度,又要有全社会的认可度,才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崔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