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重拳治标 严格治本 共同营造天蓝地绿水清好环境
周五有场招聘会 提供岗位1400多个
旧手机号不解绑支付宝 银行卡有可能被盗刷
我市开展春节期间 市场价格检查
1月6日可购买农历除夕当天车票
校园走出海绵城市建设“小专家”
坚持每天喝牛奶对身体的好处
公 告
6日天宇上演“日偏食”现象 公众可赏“天狗咬日”奇观
我可以单独立户吗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拳治标 严格治本 共同营造天蓝地绿水清好环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杜玲)我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正处于“爬坡”阶段,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控制污染指数在全省处于靠后位次。日前,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分析了我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市遵循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民治污的基本思路,治标治本双管齐下,既重拳治标,减少当前日常的污染排放;又严格治本,加快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共同营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好环境。

  日前,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视察我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及存在的问题。从视察情况看,我市各级领导对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企业领导的环保意识普遍增强,各级各部门防治攻坚力度明显加大,大气污染指数持续下降。截至2018年11月底,我市PM10、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每立方米113微克、每立方米65微克,均低于省定目标每立方米7微克,同比分别下降8.9%、9.7%。

  视察组了解到,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还存在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位次依然靠后、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较大、道路交通运输污染比较严重、基层环保监管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为此,视察组建议,面对严峻现实和目标差距,要治标治本双管齐下,盯目标、盯措施、盯效果,这样才能有效突破当前困境。

  “进一步摸清底数,从治标上狠抓污染管控。”视察组建议,组织专家学者等专门力量,研究我市全域及周边大气污染形成机理及污染物传输、集聚规律,利用远程监控、视频监控、无人机监控和大数据等手段,建立各类污染源档案,摸清污染底数;借鉴焦作万方废气深度治理成功经验,制定实施我市重点行业排放地方标准,对炭素、火电、水泥、耐材、陶瓷等行业要逐企业逐行业进行监测分析,实施更严格的工业污染排放标准,尽快减少全市排放总量;要压实责任、强化督导,确保施工工地按“六个百分百”规定实施作业,提高路面机械化清扫率,强化扬尘污染管控,不达标的煤场坚决一律关闭取缔。

  视察组建议,进一步加快产业、能源和交通结构调整,从治本上减少源头污染。首先,加快调整产业及布局结构,减少企业排放量。通过环保倒逼机制逐步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大力发展“三新经济”,积极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工业物联网、工业设计、数字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深入推进中心城区“百企退城”行动,并对搬迁企业进行深度技术改造,实现绿色发展。其次,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燃煤污染。在减存量上,加快全面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有序推进30万千瓦以下火电机组拆除或改造。加快中心城区和县城集中供暖配套管网建设,真正提高集中供暖入户率。充分利用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扶持资金,强力推进“双替代”。在控增量上,提高燃煤项目准入门槛。所有新建、改建、扩建耗煤项目一律实施煤炭减量替代。第三,加快调整运输结构,减少机动车污染。尽快对焦克路等破损严重路段进行整修或修复。全市通盘考虑,加快制订实施绕城通道规划,减少对中心城区的影响。发挥好我市入境车辆超限自动检测系统和冲洗站作用,加大抛撒、超限超载以及尾气治理力度,切实降低公路扬尘和货车尾气污染。结合全市物流发展规划,加快研究制订全市铁路货物运输规划,尽快将“公转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视察组还提出,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健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发挥好12369环保热线和有奖举报的作用,严厉打击大气污染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快地方立法,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法律支撑,对目前我市正在制订的《焦作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要切实增强条例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体现本地治污特色;进一步加强环保监管队伍建设,充实县(市)区基层环保执法力量,打造一支敢担当、严管理、有作为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