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每逢夏季用水高峰期,我市总会出现供水紧张的情况,一些居民区少则每天停水几个小时,多则连续停水十几天,喝水、做饭都困难,更别说洗澡、洗衣服了。
我市退休干部李先生在老城区居住了近30年,他对过去排队接水的场景记忆犹新。“那时候,一到夏天水压就很低,只有一楼的住户能吃上水,而且水量还非常小。我们这些住在二楼以上的人,只能提着水桶、端着大锅,到家属院的公共水龙头接水吃。”李先生说,每到中午、晚上做饭的时间,也是接水人最多的时候,需要排好久的队才能接到水,有时甚至要提着水桶到家属院附近的单位去接水,一来一回就是几百米。有时候接水的人多了,那些单位的门卫就不让接了,只能提着空桶白跑一趟。
那些年,我市出现水压低、家属院小范围停水是常事儿,夏季大面积、长时间停水也时有发生。市民张先生清楚地记得,有一年,他所居住的小区以及周边区域大面积停水,而且一连停了好几天,居民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后来,街道、社区将这事儿向上级汇报,上级就协调消防车、洒水车定时到居民小区送水,居民排着队接水,这样才渡过了吃水难关。
“现在好了,我们的供水管网建设越来越完善,供水量也越来越充足,再也不会因喝不上水发愁了!”李先生大发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