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为做好2019年春节、两会和枯水期环境安全保障工作,有效防范和积极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确保全市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保障两会期间和枯水期全市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日前,市环保局专门就近阶段环境安全保障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县(市)区环保部门、局属各有关单位切实加强环境安全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并严格开展各项检查和执行信息报送制度。
去年立冬后,我市进入枯水期,发生跨界、涉饮用水等突发环境事件的几率进一步增加。为此,市环保局要求各县(市)区环保部门、局属各有关单位,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近段时期,特别是春节、两会和枯水期环境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将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摆在突出位置,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排除辖区环境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同时,要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组织、研究部署环境安全保障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抓紧抓实、抓细抓好,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确保我市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在工作中,我市各县(市)区环保部门、局属各有关单位,根据各自管辖权限和职责,以涉生产、使用、贮存危险化学品,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源,尾矿库和涉水企业等环境风险企业为重点,以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饮用水水源地、居民密集区、风景名胜区、公路和铁路交通干线两侧等敏感区域为重点区域,以明察与暗访、日常监管与节假日巡查相结合,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检查。其中,重点检查企业的环境安全防范和整改的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和管理情况、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设施建设情况、各项防范制度和规程的执行情况、环境风险评估情况、环境应急预案的修订备案和演练情况、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风险排查和整治情况以及环境风险点源洗消设施和围堰、事故应急池、泄漏收集管道等厂区级防控设施情况。 此外,将对新闻媒体曝光、群众重复举报和环境违法情节严重、落实整改措施不力的线索,加大查处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并监督落实到位,必要时采取挂牌督办、列入“黑名单”等措施,坚决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各级环境应急、监察、监测及辐射等应急力量,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做到值班人员在位值守,所有应急人员保持通信工具畅通,随叫随到。同时,提前做好应急交通、通信、监测、处置等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应急队伍随时拉得出、冲得上。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要严格按照“五个第一时间”和“三个不放过”的要求,依法、及时、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突发环境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确保全市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严格执行信息报告、通报制度,畅通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渠道,市环保局还要求,各县(市)区环保部门、局属各有关单位,无论事件等级大小一律上报,坚决杜绝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现象。节假日期间,实行突发环境事件零报告制度,坚决做到有事故报事故,无事故报平安,重要紧急情况随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