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上一版3
从煤油灯到霓虹灯
塔材进山记
光影驿站
那时的夜特别长
2006年 焦作大事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时的夜特别长
本报记者 吕正军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日历翻到1978年12月18日时,我还只是一个12岁的少年,在本村的小学上五年级,为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夺回来,学校破天荒地上起了夜自习。

  那时的冬天很寒冷,那时的夜晚很宁静。晚饭后,孩子们结伴打着煤油灯到了学校。油灯冒着黑烟,不均匀地发着“滋滋”的响声,我们的学习,和油耗赛跑。不知道何时油尽灯枯,不知道窗外、门外肆虐的风何时把灯吹灭,瑟瑟发抖的我们,小心翼翼地在黑夜里用功课补充我们的大脑。两节课下来,我们的手上、脸上,全抹上了黑,拧一把鼻涕也是黑的。

  夜里回到家,摸到床就睡,点灯费油也是要挨吵的。天不明到学校上早自习,依然是一片黑,在光亮中散发着黑烟的煤油灯,又重新派上了用场。

  上初中到了邻村,终于看到了日光灯,那耀眼的光亮,帮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上高中到了县城,上大学到了省城,我的世界越来越大,我的世界越来越亮。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电老虎”。现在,他们的名字叫“电保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