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午,在经过登记、填表、量血压、抽血化验等过程后,来自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李小君和李先红开始正式献血。“现在无偿献血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俺村好多人都来献过血,俺俩就有好几次一起来献的血。”今年45岁的李小君指着他的好朋友李先红说。 当天是李小君第15次参加无偿献血,对于10年连续参加无偿献血的李小君来说,献血早已成为一种习惯。“第一次献血在10年前,当时从报纸、电视上了解过一些无偿献血的信息,有一次从东方红广场路过的时候,就毫不犹豫走上了献血车,并成功进行了无偿献血。”李小君说,“献完血之后感觉很舒服,身体也特别轻松,之后每年只要是时间和身体条件允许,我都会坚持参加无偿献血。”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李小君和李先红平常在市区干一些零工,哪个工地有活干了,就出来工作几天。“俺是农村人,平常没有活干了,三五个人聚在村委会大院内唠嗑,俺村的医务人员说,无偿献血不仅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还可以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得知无偿献血有这么多好处,俺村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李小君说。 当天是李先红第9次参加无偿献血,谈及无偿献血的感受时,他说:“自己献出一点血液,说不定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俺没有理由不这样做。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积极献血,奉献爱心。” 几十分钟过后,李小君和李先红从献血屋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无偿献血证时,两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笑容充满着真诚、温暖,也充满着献血后的光荣和自豪。 本报记者 翟倩倩 本报通讯员 冯艳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