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脱贫攻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武陟县西陶镇:“菇”舞人心带动脱贫
扶贫动态
许小国上岗记
扶贫长镜头
真心真情真干 脱贫致富不愁
关于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消费扶贫活动的通知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1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驻小李庄村第一书记梁峰:
真心真情真干 脱贫致富不愁
本报记者 王 颖 实习生 李子晗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梁峰(中)到贫困户李学亮家中走访,了解其入冬生活情况。
  本报记者 王梦梦 摄
 
   

  “贫困户柴菊让送来自家打的红薯粉,虽然再三婉拒但还是送来了,我便买了一箱牛奶回赠。驻村一年来,从开始的不被信任甚至被骂街,到现在以兄弟姐妹叔婶相称,还送来自家的农产品。我相信只要用心干工作,群众一定会认可。”近日,马村区农林水利局驻小李庄村第一书记梁峰在微信工作群里发出的这段感言,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从被骂街到跟群众成了亲人,梁峰是如何走进村民心里的?带着疑问,记者到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小李庄村采访。

  小李庄村是马村区唯一的省级深度贫困村。全村59户27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88人。

  “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有挑战,越能干出成绩。”自2017年11月驻村以来,梁峰不断给自己鼓劲儿。他挨家挨户到贫困户家中走访,了解他们的致贫原因,帮助解决家庭生活中的困难。

  2018年初夏,一场罕见的大暴雨袭击我市,正在村委会办公的梁峰坐不住了。“老村和田门工人村的房子年久失修,不仅漏雨还有一些安全隐患。”想到这,他冒雨到村民家里走访。

  “你们这些干部都是干啥吃的?让老百姓住到这地方,外边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梁峰刚走进一户村民家中,就被女主人骂骂咧咧地推搡出来。看着房子多处漏雨,女主人把多年来因企业占地导致他们举家搬迁的怨气都发泄在了梁峰身上。

  这一顿数落让梁峰感觉像被浇了一盆冷水,从头凉到了心里。

  那夜,梁峰辗转难眠,虽然满心的委屈,但他没有退缩:“老百姓的事,我不能不管。”第二天一早,梁峰把村民家里漏雨的情况向相关部门反映,不仅争取到了房屋维修项目,而且还为大家申请到了房屋维修补贴。

  很快,维修补贴发到了村民手里,大家不禁对梁峰刮目相看。“咱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心里装着老百姓,能办事!”对梁峰的夸赞在村里流传开来。

  64岁的贫困户李旺洲靠养羊维持一家4口的生计,由于羊的品种不佳,收入一直不高。梁峰了解情况后,积极联系马村区畜牧中心,为他申请优质种羊,并邀请专家到家里对李旺洲进行指导。

  贫困户李学亮因意外事故导致下肢瘫痪,面对妻儿无法供养、自己下半生要与轮椅相伴的现实,他态度消极,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梁峰一趟趟到家里与他谈心交流,帮他家申请困难救助,为李学亮申请了低保、残疾人重症补贴,给他送来洗澡椅、坐便器……

  “梁书记解开了我的心结,也给俺家送来了温暖,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李学亮说。作为同龄人,梁峰和他以兄弟相称,激励他振作精神,加强锻炼,还鼓励他将来在家里开个网店发展电子商务,自食其力脱贫致富。

  在梁峰的带动下,小李庄村实施“公司+贫困户”的模式,发展中草药种植。贫困户不仅能够每年拿到500元保底收益,还有销售分红,另外还能到种植基地打零工赚取工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