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1月12日,焦作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心血管学术年会在月季大酒店召开。该学会的宗旨是:提高全市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促进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心脏健康。该学会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广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心血管教育、培训和临床决策支持体系。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郑海军当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
当前,心血管疾病给全球带来新的挑战。在刚刚公布的《世界卫生报告》中,认为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重大疾病中,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最高,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高达1700万人。因此,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
为了提高我市心血管疾病的整体防治水平,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全市心血管学科规范化建设,遏制心血管病高峰期的到来,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心血管健康服务的需求,实现“健康焦作”的宏伟目标,我市广大心血管学科医务工作者,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更具影响力的心血管学术交流平台。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市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并在全省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已时不我待。对此,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郑海军特别发起成立焦作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
在当天的成立大会上,全体会员表决通过了焦作市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章程,并对委员会领导机构进行了选举,郑海军当选为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第一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爱琴、马晓文、周俐等为副主任委员,晋辉为秘书。
会上,市医学会会长杨永国向当选的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领导成员表示祝贺,对长期以来支持我市心血管学科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专家表示感谢。他表示,此次会议的召开,是全市心血管学术领域进行学术交流、相互研究探讨、彼此促进、共同提高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大好时机,将有效提高各参会医院的诊断技术水平,并进一步推动医院整体业务的发展。同时,市医学会仍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包括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在内的各个专业委员会的建设发展,并希望通过医学会这个平台,进一步加强全市心血管学科建设,提升专业学术水平。
会上,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李智对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我市心血管专业人才队伍庞大、技术力量强、专业水平高,是全市医疗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一届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将担负起继承历史、推动心血管专业继续发展的职责,任务任重道远。他希望我市广大心血管医务人员以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提高科研和诊疗水平,努力把我市心血管专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随后举行的学术交流中,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赵国安作了《中国心衰诊疗现状》的学术报告、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余宏伟作了《NSTEMI的处理规范》的学术报告、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丽华作了《新指南新论证》的学术报告、郑州大学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董建增作了《遗传心血管病——挑战与机遇》的学术报告、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主任刘新灿作了《心源性休克处理策略》的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