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太极拳的这些特性显得弥足珍贵,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密不可分。”1月13日,市陈式太极拳协会副秘书长、市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会长冉向利谈及太极拳与健康的关系时说,“尤其是青少年正在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找一个活动量不大又能够陶冶情操的运动方式,太极拳就是不二选择。”
在冉向利看来,少年儿童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黄金时期。同时,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厌学、沉迷游戏、身体素质差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太极拳就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首先,太极拳运动量不大,很容易上手。其次,太极拳在长养精气神方面尤为擅长,而最为重要的是它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少年儿童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除了学习拳法招式,更重要的是通过太极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进而陶冶情操,自觉摒弃那些坏习惯,用心聆听父母、老师的教导,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中青年而言,冉向利认为太极文化可以化解中年人的焦躁。他说,中年人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有时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压力和负担让他们在生活中充满迷茫,对未来缺乏希望甚至出现焦躁情绪。而他们往往更多的时候只是抱怨,却很少有人去思考如何减轻身上的压力和焦虑,这就像练太极拳,很多人一听48式太极拳或者74式太极拳,就被表面的数字吓到了,就想放弃练拳。其实,太极拳有一套基础招式,其他的招式都是从基本招式延伸和变化出来的,通过不断地完善和精炼才形成了现在博大精深的太极拳,所以学好基础招式,不管是48式太极拳还是74式太极拳都能熟练掌握。“太极拳就是要告诉中年人这样一个道理:无论面对任何问题,都不要被表面所蒙蔽,一味停留在焦虑和烦恼中,而要找其原因并不断付出努力,通过有效的、持续的行动解决问题。”冉向利说。
“太极拳还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冉向利说。在他看来,我国目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有高血压、心脏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这些病无法根治,一旦发病对身体的破坏力巨大,而太极拳恰恰在改善神经系统、增强心肺功能、防止骨质疏松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太极站桩,就是很好的提高脚部血液循环和增强腿部力量的方式。
●名师档案:
冉向利,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武术五段、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嫡宗传人,现任市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会长、市陈式太极拳协会副秘书长。他自幼随父冉广耀(陈式太极拳第十代宗师陈照丕外孙)习练陈式太极拳、器械,荣获焦作市陈式太极拳“百名优秀拳师”称号。多年来,其带队参加各种比赛屡获殊荣,多次赴杭州、福建、张家港等地传拳授徒。
如果你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有什么困惑,请添加微信号tjqzk,或将你的问题发送至电子邮箱jzrbgxb@126.com,也可编写短信发送至手机13569191591,武术名师将在《名师大讲堂》栏目为你解惑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