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俊平出生于武术世家,自小受祖辈教诲习武练拳。几十年来,他坚持不懈地习武练拳,不遗余力地弘扬传承武术精神,后被评为我市武术名师。今年,祁俊平50岁,早在7年前,他离开家乡焦作独自到广州市办太极拳国术馆。经过祁俊平的努力,如今的广州市学习太极拳的氛围越来越浓,焦作市陈式太极拳协会广州分会、永平街道陈式太极拳协会先后成立,更是有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学拳中。太极拳爱好者数量逐年增多,这说明当地群众非常认可太极拳这项运动。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焦作人,是如何在广州市推广太极拳、弘扬武术精神的?近日,记者采访了祁俊平,让我们一起听他讲述自己的传奇人生。
祁俊平出身于武术世家,兄弟五人,一个妹妹,祁家的子女被称为“五虎一枝花”。祁家的孩子6岁开始学习家传祁家拳,然后由家中长辈安排拜师学习其他门派的武功。祁俊平6岁习练家传拳术,17岁拜著名武术家卜文德学习八卦掌、六合刀等武术套路。19岁随国际太极拳大师、陈式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的王西安习练太极拳至今。
上世纪70年代,祁家兄弟以焦作的神鹰武馆为基地,传授太极拳等武术套路,他们培训的学生分布在全世界,祁俊平多次受邀到新西兰传授太极拳。
祁俊平说话语速非常慢,他总是等到所有的人都发表完意见,再说自己的看法。他的徒弟也表示,师傅的脾气好,从来不会发火,对人特别坦诚,做事情很稳重。对于大家的说法,祁俊平只总结了一句话,他说:“习武练拳之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脾气性格也会越来内敛。”
如果说祁俊平的性格内敛,那么,他在打拳时却像是换了一个人,宽松的太极服配合行云流水、潇洒飘逸的太极拳套路,整个人充满了恣意、率性。
祁俊平在焦作的名气不小,每天找他拜师的人不少。但他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武术精神,一次广州之行改变了他原本安逸的生活。
2011年,祁俊平接受徒弟邀请到广州市游玩。由于从小习武,他养成晨练的习惯,一天早上,他在住所附近的公园打太极拳。一位老人过来搭讪,让祁俊平帮忙指点。原来,老人也爱好打太极拳,当看到祁俊平在公园里练拳时,老人第一感觉就是遇到了高人,缠着祁俊平,让其传授套路。就这样,祁俊平在广州市小住的这段时间,每天教老人打太极拳,临走的时候,公园里已经有11名太极拳爱好者跟着他学拳。
回到焦作后,祁俊平仍无法忘记在广州市生活的那些日子,他深刻地认识到地区、文化的差异,是制约太极拳进一步推广的瓶颈。他决定做那个吃螃蟹的人,关闭了自己在焦作的拳馆,带着梦想来到广州市创业。那一年,祁俊平43岁。
初到广州市,言语不通,习惯不同,各个方面都和理想相差甚远,但是,祁俊平还是坚持了下来。如果说微笑是世界的通用语言,那么,武术就是中国的通用语言。在最初的几年,祁俊平以自己创办的陈家沟太极拳国术馆为依托,走进大学校园、社区活动室、医院、体育中心等地方,免费传授太极拳和防身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付出见到了成效,越来越多的市民在他的影响下开始习练太极拳。
2015年12月,祁俊平牵头成立了焦作市陈式太极拳协会广州分会,并担任会长。2018年11月24日,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永平街道陈式太极拳协会正式成立。“只要坚定信念,再困难的事情也可以做成功。”祁俊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