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对于改善市容秩序、促进城市和谐、提升城市品质意义重大。回眸2018年,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让广大市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市城管局在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上发力,在全市城管系统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年活动,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完善执法制度、改进工作方式、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打造了法治城管、服务城管、科技城管、和谐城管。
全员“充电”
提升执法专业化水平
2018年1月1日,我市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城市管理的地方性法规——《焦作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市城市管理工作迈入了法制化轨道,开启了依法治理管理城市的新征程。
作为执法主体,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是提升综合执法能力、推进《条例》落实的必要保障。
2018年年初,市城管局在全市城管系统启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年活动,动员全市城管系统以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深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活动,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城管执法队伍,力促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使我市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为提高我市城管执法队伍依法行政本领,去年,市城管局把全员“充电”作为推进《条例》落实的重要工作,组织各县(市)区城管部门中层以上干部参加《条例》培训班,围绕《条例》的法律定位、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城管执法政策和法律、行政处罚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交流执法工作经验,深刻理解《条例》精髓,全面掌握《条例》内容,做到“我执法、我懂法、会用法”。
在市区繁华路段散发小广告的行为广遭市民诟病。去年2月26日,市城管局依法对我市某公司雇人散发小广告的行为开出首张罚单,成为《条例》正式实施后,第一起对违规广告主进行处罚的案例。这一案例的示范作用巨大,去年我市街头散发小广告的现象明显减少。去年,市城管局还开展了运用《条例》“比一比、评一评”活动,坚持用《条例》解决各类城市顽疾,共办理违反《条例》的案件100余起。
为树立城管执法队伍新形象,市城管局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城管系统队列训练大练兵活动,要求城管队员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训练中强化纪律观念和作风意识,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在城管系统队列训练大练兵活动结业考核现场,参加训练的城管队员步伐整齐划一,动作协调一致,受到了考核组的肯定。许多参加训练的城管队员表示,作为执法人员,只有纪律作风过硬,才能提升执法公信力,才能有效开展执法工作。
参加集中训练的城管队员回到各自单位后,担任本单位的队列训练教官,培训出更多纪律作风过硬的城管队员,展现了我市城管队伍的新形象、新风貌。
实行规范化执法
提升执法公信力
为提升执法公信力,2018年,我市城管系统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强化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和管理,要求各级城管部门充分运用执法记录仪等科技手段,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立案、调查取证、陈述申辩和听证、法制审核、行政决定、文书送达、强制执行、归档管理等进行全过程记录,及时固定案件证据,将所有行政执法工作纳入全程跟踪管理范围。2018年年底,我市城管系统一线执法人员执法记录仪配备数量从年初的397台增加至600余台,切实做到了执法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
行政执法案卷是依法行政过程的真实记录,能直观地反映案件办理的规范程度。为全面准确地了解和评价我市城管系统的行政执法工作,2018年,市城管局还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对全市城管系统执法案卷质量进行评查。
市城管局评查小组严格对照评查标准,对来自全市城管系统的51份案卷逐一进行评查,并写出评语。这些案卷中,广告类案卷6份、渣土类案卷8份、市政类案卷5份、市容类案卷31份、规划类案卷1份。从评查情况看,各执法单位在执法过程中基本做到执法主体合法、程序得当、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适当,多数单位案卷归档相对规范,能够做到一案一卷、使用统一规范的卷宗封面、卷内文字书写清晰、目录填写规范、材料排列有序、归档比较及时。评查小组在评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执法单位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文书不严谨、文书送达不到位等方面。
根据评查情况,市城管局要求各执法单位以案卷评查活动为切入点,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认真查找差距和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瞄准问题抓整改;完善学习制度,强化法律知识培训,增强执法人员的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和诉讼意识,将法律法规学习与提高办案质量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和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城管系统行政执法水平。
去年,市城管局探索建立了城市管理执法“律师驻队”制度,聘用律师团队全程参与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变事后被动应付执法纠纷为事前预防,规范执法行为,在文明执法、提高行政处罚执行率、争取群众理解支持等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
推进“721”工作法
实现有温度的管理
城市管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2018年,我市城管系统深入推进“721”工作法,树立“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的理念,探索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城管执法模式,争取让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推行说理式处罚文书,切实做到理性化执法、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
市城管局要求城管人员实行柔性执法模式,在执法中做到“六先一后”,即敬礼在先、尊称在先、亮证在先、指出违法事实在先、说服教育在先、讲清处罚依据在先、下达处罚决定在后,大大提高了案件执行效率。
与此同时,我市各城区城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举措,在辖区重点部位设立“城管服务岗”,利用服务岗亭LED显示屏24小时循环播放城管法规、宣传标语;购置打气筒、饮水机等便民服务用品,提供便民、利民服务;规范设置特色餐饮街区、便民疏导服务区;开展商户自治活动,指导商户选出市容秩序管理区域代表,形成多方共治局面。我市城管系统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塑造了群众满意的城管执法新形象。
建立监督机制
实现多双眼睛盯执法
为实现多双眼睛盯执法,去年,我市城管系统通过开展执法行为现场考核活动、聘请城管形象监督员、打造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等方式,加强对城管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市城管局组织开展执法行为现场考核活动,从局机关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考核组,对市城建监察支队、市政设施管理所、4城区及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管部门执法人员现场执法进行了全面考核。
考核细则规定:执法人员在执法中未做到语言文明规范的,扣5分;未做到行为文明规范的,扣5分;执法少于2人的,扣100分;执法时未主动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表明执法身份并说明来意的,扣100分……考核中,考核组成员仔细观察执法人员的每一个执法环节,严格按照考核细则对执法人员的仪容仪表、执法程序、文明用语、执法文书、执法记录仪使用情况等进行打分,当场点评。
市城管局考核组通过现场考核全面了解了基层城管单位的执法情况,发现了执法工作中的短板。执法行为现场考核活动结束后,市城管局向各单位下发考核情况通报,就进一步规范执法流程、提高执法人员执法能力提出意见,收到了良好效果。
市城管局还组织召开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严肃执法纪律专题会议,进一步强调新形势下规范执法行为、严肃执法纪律的重要性;制定并印发《焦作市城管执法人员着装管理规定》和《焦作市城管执法人员行为规范》,从着装、用语、车辆、执法行为、处罚程序等方面对城管人员进行规范,明确了执法责任,强化了队伍管理。
为加强社会监督,市城管局开展聘请城管形象监督员活动,聘请商户代表、网友代表等8人为城管形象监督员,监督指导城管执法工作,定期提出意见和建议。此外,我市各级城管部门还运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科技城管、和谐城管建设。
2018年,全市城管系统通过苦练“内功”,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在“四城联创”工作中,全市城管系统充分发挥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发扬连续作战、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作风,以舍我其谁的气概和时不我待的精神当先锋、打头阵,为打赢“四城联创”攻坚战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