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在武隆开往重庆北的K586次列车上,重庆某大学学生小王发现自己的座位被一中年男子霸占。多次讨要无果后,小王选择了向列车员求助。然而前后来的两位列车员,一位劝小王和男子互换座位后就离开了,另一位则提出让小王去别的车厢空位坐,还称“不是什么大事”。
在以往的“霸座”事件中,“霸座”者往往是舆论批评的焦点,而此次事件中,列车员“和稀泥”的做法成功吸引了火力,让其成为舆论的焦点,大家纷纷指责列车员充当和事佬,助长了“霸座”风气。
在火车这种相对独立且旅客相对较多的交通工具上,列车员的角色相当重要,维持车厢正常秩序、纠正不当行为都应该在其职责范围之内。如果其发挥不了“管理者”的作用,像“霸座”这样扰乱正常车厢秩序的行为只会越来越多。
春运将至,为给广大旅客营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全国铁路公安机关开展了专项行动,集中整治“霸座”“阻挡车门”“强行进站”等扰乱站车秩序的突出治安问题。铁路公安局还组织治安、法制等部门制定出台了《旅客列车常见警情处置指引》,从现场处置要求、基本流程、注意事项等进行明确,下发到18个铁路公安局,为规范列车警情处置工作提供指导。
在这种大环境下,列车员在处置“霸座”等行为时应更有底气,而K586次列车上的列车员显然没有把近期开展的整治“霸座”专项行动放在心上,依然采取了“和稀泥”的做法来平息事端,这不仅与全国严厉整治“霸座”等行为的初衷南辕北辙,而且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为什么“霸座”等现象会不断出现。
针对“霸座”“霸铺”等问题,北京、徐州、齐齐哈尔等铁路公安部门乘警支队围绕“霸座”等突出治安问题,组织开展处置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妥善处置能力。长沙、吉林、佳木斯等铁路公安部门密切与客运部门配合,从接处警等方面进行完善。重庆铁路公安部门制作了《规范处置列车“霸座”案事件》教学片,组织乘警学习。深圳、南宁、延边等铁路公安部门组织民警走进车站、车厢,通过列车广播、发放资料等形式,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广大旅客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铁路警方共查处各类违法扰序行为2856起,452人因“霸座”等扰乱车站、列车秩序行为被铁路警方依法行政拘留,可见此次专项行动范围之广成效之显著,但要想避免“霸座”等行为再发生,一线列车员等工作人员一定要硬起手腕,对相关规定执行到位,不当和事佬,摒弃“和稀泥”思想,让“霸座”等行为没有滋生的土壤。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
来稿邮箱:jzrbs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