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实践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相互“站台”
重拳治“车闹”
致敬追梦人
领导干部必须知行合一
整治“霸座”现象要硬起手腕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重拳治“车闹”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日前,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对类似抢夺方向盘等妨碍驾驶、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也应当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为阻止他人抢夺方向盘,不少人选择一脚飞踹。对此,《意见》明确规定:这种情形,可以被认定正当防卫。毫无疑问,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出台《意见》,是为了重拳治“车闹”。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悦眉潇生画:“车闹”是一种极其恶劣的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交通秩序,而且危害公共安全。重拳治“车闹”,震慑的是“车闹”者,保护的是人民的生命安全。

  @zjtlove:《意见》明确各方责任,细化条款,有助于司乘双方树立道德与规则的红线;有助于培养公民的守法意识、安全意识、规则意识。

  @一更时分:“车闹”不仅害己,而且害人,面对这种行为,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而是积极去制止。同时,法律必须强有力地介入,加大惩罚力度,让所有人不敢“车闹”,这样大家出行才能更安全。

  @平常一个人01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车闹”进行重拳惩治,不但是给涉事人员严厉的惩罚和打击,更是对一些目无法纪和规则的人一种有效的震慑。希望广大民众自觉遵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相关规定,在遇到“车闹”时,敢于去阻止,让我们共同维护广大乘客的安全。

  @kellykeron:公共交通工具,承载着几十条生命,岂能儿戏?一旦发生“车闹”,后果不堪设想。“车闹”之所以出现,一方面原因就是惩戒力度不够,让某些人有恃无恐,只有加强处罚,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车闹”隐患。

  @清宵听雨夜梦归:重拳治“车闹”,这是维护公共安全的必要措施,只有严厉打击和整治,才能确保行车安全。

  @秋泉12:“车闹”的危害大家都清楚,但因为涉嫌“防卫过当”等因素,让不少想出手制止这类危害行为的人心存疑虑。最高法等部门联合发布《意见》,无疑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大家更有勇气制止“车闹”行为。

  @南宫卿宇: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车闹”都是一种违法行为,对“车闹”加大惩治力度,是对人民生命的保护,也是对正义的维护。

  @朝楚暮秦_75075:重拳治“车闹”大大增加了犯罪成本,为民众的出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值得肯定。但是对于“车闹”现象,仅有事后的严惩是不够的,更要有事前的技术性预防措施,亡羊补牢和未雨绸缪一个也不能少。

  【下期话题】

  给“低头族”开罚单

  “你好,刚刚你拿着手机边看边过斑马线,根据《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行人横穿道路时低头看手机要处以10元的处罚。”1月14日9时24分,在温州市区学院路口,交警对斑马线上的“低头族”市民胡女士现场开具了处罚罚单。这也是《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今年元旦开始实施后,行人在斑马线上看手机被处罚的首张罚单。“过斑马线玩手机看不到来往车辆很危险,同时走路慢吞吞妨碍交通。罚不是目的,而是希望引起行人的重视,达到文明、安全通过斑马线的目的。”交警介绍。走斑马线看手机被开罚单,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