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时节,天寒地冻。记者坐在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土门掌村第一书记周延利的办公室,恨不得把取暖油汀抱在怀里。
10时,村里的大喇叭响了起来:“广大村民注意了,今天周书记邀请书法家来咱村免费写春联,有需要的到村委会来领吧……”
不一会儿,村民便三三两两到了村委会,偌大的村级服务中心很快就被围得水泄不通。村民也不闲着,有的帮忙倒墨,有的帮忙递纸、镇纸……
“多少年没见过这场面了!”“可不是,这年把时间,村里的变化可真不小!”82岁的秦毛岗、66岁的康长周感慨万千。
“都有啥变化呀?”听到议论,记者表明来意后问。
康长周不假思索地说:“以前广播个啥,大伙儿都跟没听着一样,挨家挨户去叫都不一定能叫来。现在大伙儿多积极,因为驻村工作队给村里办的桩桩件件好事,把人心聚起来了。”
精神矍铄的秦毛岗老人不紧不慢地说:“叫俺说变化最大的就是路,原来村里的大街小巷可有20来年没有修过了,大白天走个路都得提着劲,生怕崴着脚踩着坑。现在条条路都修得平展展,别提多方便了。”
记者随周延利刚走出村委会大门,脱贫户张精新抱着一摞春联匆匆走了过来。
“春联都写好了?”周延利问她。
“大的写好了,小的还没写好,俺火上还放着锅呢,回家看看再来取。”
记者问及村里的变化,她脚步缓了下来说:“孩子上学都得到了补助,解决了俺家的大困难。”她往西一指:“那儿原来堆满了砖头瓦块、柴火垃圾,现在变成了小游园,还铺设了步行道,安装了健身器材。”她往北一指:“路两旁也铺了地砖,墙壁粉刷得整齐靓丽,多美。”
行至村内的沿山路时碰到了村民赵金钟,这位经历了两场大手术的贫困户,需要坚持锻炼恢复身体。“俺村里去年弄了个健身活动室,我去跑步机上锻炼锻炼。你看,这一块和后街原来没有下水道,整日污水横流,夏天臭气熏天。周书记来了以后给村里敷设了污水管网,修了路,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大变样。”
“你看那条管道,那是天然气管道,俺村快铺完了,很快就能用上天然气了。还有电网改造,据说也完成了,明年还要煤改气,以后俺们的生活条件也不比市里差。”赵金钟恨不能把自己感受到的、知道的村里的变化一股脑全部倒出来。
走到村西头,遥望西南方,一台钻井设备隐约可见。“那里原来是小煤窑塌陷地,已经争取到了土地平整治理项目,现在正在打井,可平整75亩地,开春后计划发展大棚果蔬,增加贫困户产业带贫叠加度,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周延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