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足不出户到畅游天下。改革开放40年以来,市民的旅游出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市从最初的没有一家旅行社,到如今拥有100多家旅行社;从锈迹斑斑的绿皮火车,到时速两三百公里的高铁;从国内游到国外游;从走马观花到品质游……旅游已经从曾经遥不可及的奢侈享受,成了大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伴随着我市旅游业起飞、赶超和跨越的40年蝶变历程,市民“看世界”的脚步越走越远。
今年60多岁的苗女士退休前是一名大学教师,退休后的她经常和朋友、家人一起出去旅行。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他们,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市民的出游变化。
“过去,人们在闲暇时间一般只是在家门口转转、公园里玩玩、去县城的人文旧址逛逛。”苗女士回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多数人生活中还没有“旅游”这个概念。
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出游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对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早期出游来说,旅游业不发达、经济条件差、交通不便等因素是制约人们走出家门的主要因素。“当时能够趁着出差的机会看看不同的城市风貌,就算是了不得的经历了,当时可不是人人能实现到外地旅游的愿望的。”今年73岁的市民李先生因为工作的关系,上世纪90年代初曾多次到外地交流学习,这样的经历让他成为我市较早走出去的游客。
作为我市首家旅行社的创办人,焦作市神洲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冯志坚对上世纪90年代我市旅游市场记忆深刻。“1999年初焦作还没有一家旅行社,如果你想要出游,只能到郑州报团,通过郑州的旅行社出行。”冯志坚告诉记者,当时焦作市民已经逐渐有了旅游意识,但受制于本地旅游业发展较落后的局面,市民出游面临诸多不便。
看到旅游市场前景广阔,1999年5月1日,冯志坚创办的神洲旅行社正式营业,成为我市第一家旅行社。“开业半年时间,就组织接待了我市游客5000多人次,旅游市场潜力可见一斑。”冯志坚说,当时旅行社的业务主要是组团输出游客,旅游目的地也只有北京、华东五市、桂林、青岛、日照等常规旅游城市。2000年元旦,神洲旅行社又成功开行了全国首趟地市级港澳直达旅游专列,经过前期宣传营销,半个月时间报名780人,我市开行首趟旅游专列取得圆满成功。
如今,神洲旅行社从过去仅有十几条旅游线路,发展到现在包含出国游、国内游几千条旅游线路,出游目的地更多、选择性更大,成为我市旅游行业的标杆企业。我市的旅行社也从过去的一家没有发展到现在100多家,可以为市民提供形式多样、路线多样的出游选择。
从无钱无闲到说走就走,得益于旅游市场的逐步成熟,同样得益于我市逐渐完善的交通网络。
“这不,我孙子刚一放寒假,昨天就跟着他父母乘坐焦作至上海的高铁到上海玩去了。”家住东苑路某小区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这样说走就走、一走上千公里的旅行,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2016年10月10日,由我市开往上海虹桥的G1821次始发列车准时驶出焦作火车站,向上海方向驶去。5小时52分后,这趟列车载着由我市登车的293名旅客抵达终点站,从此上海这一国际都市离焦作近在咫尺。
无独有偶,今年1月5日,开往深圳北的始发高铁G75次列车从焦作火车站缓缓驶出,焦作至深圳北始发高铁正式开行。这趟高铁途经许昌东、驻马店西、武汉、长沙南、广州南、虎门等13个站点,标志着我市拥有了贯通湖北、湖南、广东等省份,辐射华中、华南地区城市群的高铁交通能力,实现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大热线列车全线开行。
自驾游、自助游如今也已经成为年轻人的首选出游方式。“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让我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吴先生说,他现在基本每年都要组织家人一起开车自驾游一到两次。每到一处,感受一下当地的历史文化,品尝当地的特色农家菜,一切随心所欲。“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游方式已经被大家摒弃。旅游方式从单纯的景点观光,向休闲娱乐、深度体验、户外探险等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式不断转变。
从缓慢、闷热的绿皮车疾驰进入“高铁时代”;从跟团游到自助游、自驾游,市民旅游方式的变化,折射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焦作人的出游更加便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市大部分家庭已经将旅游列入全年家庭计划,很多家庭一年要出游两到三次。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市旅行社组织出游人数达30万人次左右,数字较1999年增长近60倍,仅神洲旅行社一家今年元旦就组织了400多人次的出国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