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天寒地冻。记者在武陟县龙源街道梁徐店村采访时,感受到了村民心头都涌动着汩汩暖流。
在79岁的贫困户付怀喜家中,老人紧紧攥着市司法局驻村第一书记暴晋豫的手:“感谢市司法局,感谢共产党,没有忘了俺!”通过危房改造住进宽敞明亮新房子的老人,脸上泛着红光。适逢武陟县环保局前来慰问,付怀喜的老伴一边接着慰问品一边笑着说:“啥也不用送,俺家啥都不缺!”
贫困户王帅、史梦圆夫妇在参加了美发培训之后,开了一家美发店,吃苦耐劳的精神再加上手艺还不错,美发店开业之后顾客盈门,当年年底他们就成功脱贫。“从参加培训到开店选址,大事小情都是驻村工作队给俺操持的,真是感激不尽!”小两口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脱贫户梁顺恒、王红春家,老老少少都对驻村工作队给予他们的帮扶感激不尽。
在村委会,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卫国告诉记者:“市司法局驻村工作队驻村以来,不仅给贫困户找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径,也给俺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翻天覆地?会不会有点夸张?”
“你知道咱们现在坐的地方原来是啥吗?是解放前留下来的一个大垃圾坑。市司法局驻村后帮我们新建的这个村委会,是2017年年底才搬进来的。”王卫国非要带记者参观一下村委会旧址。
走出村委会,王卫国转身一指:“这一块原来是解放前挖的水坑,后来变成了村里的垃圾坑,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蚊蝇乱飞、臭气熏天,村民们宁可绕远点也不愿往这儿过。遇见卫生检查,黄土一盖了事。”
“为了建这个新村委会,光垃圾就挖了七八千立方米呢!”王卫国边走边说,“还有这个文化广场、篮球场,都是市司法局驻村工作队来之后修建的。”
说话间到了老村委会,但见破屋烂瓦、残垣断壁。“这是1951年建的,一直在这里办公,后来两委干部不敢来上班,村民们也不敢来办事,生怕出个啥意外。”王卫国说,“这一新一旧的对比,算不算天翻地覆?”
看完新、旧两个村委会,王卫国提议去看看村里的路。“你以前没来过俺村吧?2016年之前,俺村只有3条水泥路,还是1993年小康村建设时修的,其余的全是土路。”
“市司法局驻村工作队驻村之后,把我们村大大小小24条路全部修成了水泥路,总面积有三四万平方米呢!”王卫国说,“从土路到水泥路,算不算天翻地覆?”
“俺村的吃水井坏了,流出来的水都是黄泥水,得沉淀沉淀才能用。工作队来了以后给我们新打了一眼深水井,村民们才吃上了甘甜的自来水。要不是市司法局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不是秦广东、杨春霞、赵慧勇、暴晋豫四任第一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俺村能有这么大的变化?”王卫国说。
“帮扶工作队还给俺村装了广播、架了有线、通了网络、敷设了天然气管道,建了法治广场,设了民调室、法律顾问室,开展了律师进村法律咨询服务……”村委会内,前来办事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左图 2017年底前梁徐店村的老村委会。本报记者 张 鹏 摄
右图 2017年底建成投入使用的新村委会。本报记者 张 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