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笔者在民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修武县西村乡金陵坡村看到,人流、车流川流不息,来自郑州、焦作的游客和驴友们在云上的院子安营扎寨,体验深山村民的生活。云上的院子是修武县开发精品民宿、开拓全域旅游的典范。
近年来,该县以打造“一站式”、全体验、年游客量超过2000万人次的中国超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紧紧围绕“面(全域统筹)、核(云台山景区)、轴(景城旅游大道)、点(产业支撑)、带(旅游景观带)”发展思路,实施全产业覆盖、全链条延伸,积极引导相关产业向旅游融合,在“旅游+城镇化”“旅游+民宿”“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教育”“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科技”等方面进行探索,通过“旅游+”让“群马拉车”拉出全域旅游大格局。
在“旅游+城镇化”方面,该县围绕“一年大突破、两年大提升、三年大变样”的县城建设目标,谋划实施总投入249亿元的旅游城市建设项目69个。投入10亿元征迁1110余户,对运粮河进行大规模生态改造,着力打造豫北最美的旅游县城。投入20亿元,在城区建设AAAA级景区标准的云台古镇,全力打造城市景观和旅游商贸中心。
在“旅游+民宿”方面,该县围绕打造北方民宿之都的目标,举办了乡村旅游暨民宿发展研讨会,出台民宿发展奖励扶持政策,建设了云上的院子、半山云窑、云台森兮、汀澜民宿、纳里有家等一批特色民宿项目。
在“旅游+体育”方面,该县多次举办“云台山杯”中国汽车越野巡回赛、云台山中国热气球俱乐部联赛、倒走扁带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赛、云台山九九国际登山挑战赛等多项体育旅游赛事,启动了低空飞行项目。云台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
在“旅游+康养”方面,该县充分挖掘七贤养生文化、怀药养生文化等,加快推进国医堂建设项目、老年养护中心、云台山医药集团优质中药饮片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医、养、食、药、学、游”全面融合,加快打造“中原养生地核心区”。
在“旅游+教育”方面,该县与台湾慈明中学合作办学,打造“台湾特色”旅游实用技能培训学校,力争建成豫北最好的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与郑州澍青医专合作,建立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为“旅游+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建立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资质的云台山文化旅游学院,采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培养方式,为修武旅游发展储备人才。
在“旅游+文化”方面,该县建设了当阳峪绞胎瓷文化产业园、夜游云溪谷、特色美食城、七贤文化主题乐园等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开展文化体验旅游。依托“青龙陪嫁山庄”的历史传说,将陪嫁妆村打造成为太行山上的“爱情村”。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设计“云台小七”IP动漫形象,推动竹林七贤文化与特色农业、旅游业有机结合。
在“旅游+农业”方面,该县建成了云台冰菊基地、韩庄驿站采摘园等多个农业旅游综合体项目。实施乡村旅游“后备厢”工程,研发推广了水果玉米、彩虹西瓜、晚秋黄梨等特色农产品。成立九如怀药非遗研修院,拥有国家级传承人和药学专家14人,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等机构共同成立合作团队,挖掘怀药的经典种植和炮制技术,培养传承人,研发新产品,拥有多个怀药品牌。
在“旅游+科技”方面,该县建设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云景环球360度影幕和三维地理导览系统,实施VR旅游体验项目,借助科技发展提升旅游体验品质。中国地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在云台山景区建立产学研基地,实地开展山地、水文等相关科研活动。地质科考游、生物科考游日渐成为云台山景区的旅游亮点。
同时,该县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全域旅游工作快速推进。在机制方面,该县成立高规格指挥部,建立目标、任务、时限、标准、责任“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加大对创建工作不作为、慢作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全程为全域旅游发展保驾护航。在资金方面,该县成立规模达50亿元的云台山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资金支持;通过与国开行合作、吸纳社会资本、整合项目资金等方式,融资7亿元投入全域旅游。 (辛文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