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玮萱)2018年12月13日,博爱县政协组织辖区怀商文化研究专家赶赴山西,寻访晋怀两大商帮走了几百年的两条清化大道。
这两条位于山西却以河南清化古镇命名的道路,带给寻访者太多的神秘。据考察组成员、博爱怀商文化研究者何世国介绍,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经山西晋城市泽州,到河南有两条清化大道,其源头在阳城县润城村,石板铺就,宽不足两米,崎岖坎坷,仅容骡马驮队通行,因终点在博爱县清化镇(现博爱县清化镇街道与鸿昌街道所辖部分区域)而得名。其中,清化一大道从润城村出发,经山西周村、南坡、冶底、新房洼、天井关、石槽、拦车等村,到达泽州与沁阳交界处的碗子城后,进入沁阳常平、山王庄,过博爱许良镇到达清化镇;清化二大道从润城村出发,经山西李寨、牛花岭、孟窑、西凰头、东庄、前后洪水、池根等村后入河南界,经沁阳紫陵、山王庄后到清化镇。
寻访中,这支考察团来到山西泽州南村镇冶底村,该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该村规模较大,曾有多家冶炼翻砂作坊,铁器生产闻名全国,是晋怀商帮的重要聚集地。考察团成员由此联想,当年著名的怀商商号泰顺硕、同茂永、三街连家、十街石家都有可能来此进货。
冶底村现存泽州岱庙一座,是古商道历史的有力佐证。何世国介绍,全国的岱庙不多,一处在山东泰山,另一处便在山西冶底村。2001年,冶底村泽州岱庙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不论从环境、历史还是建筑特色上看,冶底村泽州岱庙与泰山岱庙价值同等重要,只是规模稍小。该庙前有棵古银杏树,专家考证该树已有6200年历史,且是单株。岱庙是清化一大道必经之处,晋怀两大商帮途经这里时,都要歇脚、祭祀,旧时为该庙集资捐款的信众也多为晋怀两商帮。
其实,在何世国一行人赴山西考察清化大道之前,我市沁阳文史爱好者史政军也有考察清化大道的文章出炉。他在文章中引用了清代康熙帝师陈廷敬的弟弟陈廷继的诗作——《清化道上》,该诗这样描述清化大道:“扬镳日暮满尘沙,仆马知途取径斜。蔬草蔬烟分野店,凄风凄雨乱啼鸦。兼旬驿路辞京国,百里青山隔故家。旧日居停犹可忆,小桥行尽竹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