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靳尚谊:家乡就是一幅画
强化过硬担当 落实过硬举措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落实省两会精神 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
修武县9个贫困村摘帽
我市多项科技指标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焦作农信社存款20天上升10亿元
于文通:一心一意为供暖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1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靳尚谊:家乡就是一幅画
本报特派记者 吕正军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靳尚谊正在接受采访。 本报特派记者 郭树勋 摄
  靳尚谊寄语焦作。 车 璇 制图
 
   

  开栏的话

  佳节思亲,游子情深。春节将至,市委宣传部联合焦作日报社、焦作广播电视台,组成专题采访组,分赴各地,深入采访在外地工作或返乡创业的焦作籍人士回报家乡的典型事迹,架起乡情乡谊桥梁,汇聚建设焦作磅礴力量。从今日起,本报开设《热爱焦作 回报家乡·焦作之子家国情》栏目,陆续推出这些报道,敬请关注。

  人物档案

  靳尚谊,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1957年结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中国美协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那一年,一位少年,从焦作到了北平。

  转眼72年过去了,13岁的翩翩少年,已成为85岁的慈祥老者。

  家乡的记忆,就是少年时的乐园。站在东王封村看太行山,叶荣叶枯,花开花落,四季美景不断变幻,牵动着少年情怀。

  “家乡太美了,就像一幅画!”这一声感慨,散发着72年的情感。

  2019年1月20日,焦作市专题采访组一行,专程赴京,登门拜访这位老者。我们任凭想象驰骋:当年的看画少年,后来如何成为泱泱大国的美术最高学堂——中国美术学院的院长?

  在和缓的讲述中,一座丰碑越来越高大:靳尚谊,中国当代油画的一位代表性画家,他开创了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

  树高千丈终有根。年幼时的靳尚谊常临摹连环画,既准又快,小学时最爱图画课,那时同学们总从家里拿来纸来让他画,并把他的画贴在教室墙上。

  1949年北平解放,15岁的靳尚谊报考北平国立艺专,报考原因除了爱画画,也因学校公费,还有奖学金,可以省去家中大笔开销。从未学过素描,就以素描成绩排甲等最末一名的成绩被北平艺专录取。靳尚谊进入北平艺专不久,学校改名中央美术学院,校长为徐悲鸿先生。

  1953年靳尚谊本科毕业,考入美院研究生班,虽然已经是研究生了,靳尚谊却没有真正学过油画。1955年靳尚谊考入文化部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油画训练班,担任教师的是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两年“马训班”学习过程中,大量的专业训练,为靳尚谊后来的油画研习奠定了基础。

  从1958年起,他的油画作品不断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历史画多幅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1980年以后,他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的主任与教授,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培养了许多人才,同时以大量肖像作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被评论家称为当代中国油画的代表画家。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他曾应邀到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东方艺术系讲学,并在美国和欧洲各艺术博物馆访问、研究。在80年代以后的作品中,他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与欧洲古典油画技巧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了多种个人画集,曾为慈善家张静一作画,与其成为忘年交。他的《塔吉克新娘》《瞿秋白》《医生肖像》《画家》《晚年黄宾虹》等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油画的代表,得到了广泛传播。

  岁月如歌,步履匆匆,靳尚谊始终有着浓郁的家乡情、故园爱。1983年,靳尚谊创作《自然的歌》《塔吉克新娘》《鲁迅》等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在本年度“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教师作品展”上展出,在河南郑州、焦作举办个展。

  2016年10月23日,年过八旬的靳尚谊回家了。那一天,虽秋雨绵绵,却挡不住靳尚谊回乡探亲的步伐。

  9时,一辆中巴缓缓驶进中站区许衡街道东王封村村委会,车还没有停稳,冒雨等候的乡亲们就拥向车前。靳尚谊一下车,就受到父老乡亲们的热情欢迎。他与乡亲们一一握手问好。

  人们簇拥着靳尚谊进了村里的史绩馆,面对挤满室内的乡亲,靳尚谊深情地说:“我从小出去,今朝回来,看到大家格外热情,心里感到非常温暖。东王封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忘不了抚育我成长的家乡,感谢父老兄弟对我的热情接待。”

  如今,靳尚谊已经辞去了公职,每天还在不停地思考、创作,也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家乡。送别来自家乡的专题采访组,靳尚谊动情地说:“焦作是我的故乡,是我生长的地方,有很多亲切的感觉。当然,我离开的时间很久了,焦作这些年有很大的发展,我希望在今后若干年里头,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调整,进入到更高层次,焦作能够走到前头,发展得更好。”①3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