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日前,见到于文通,他和记者最先聊起的就是天气。“这几天气温骤降,我们最担心的就是用户家的暖气暖不暖,群众满意不满意。”
2016年,年仅30岁的于文通被寰慧集团任命为寰慧(焦作)热力公司总经理助理,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家户对我市集中供热经营工作进行全面调研。因为是外地人,刚到焦作不熟悉情况,他就拿着地图一个小区接着一个小区地跑,3个月的时间走访了我市200多个供热小区。
为了让千家万户正常用暖,于文通进小区、访家户、搞调研,有些没有正常供暖的用户不满意,对他冷言冷语或是恶言相对,但于文通始终保持微笑待人,耐心跟用户沟通解释,用自己的诚意打动用户。
经过耐心细致地调研,于文通发现热力公司存在供热服务差、供热质量低、缴费渠道单一、老城区供热普及进度慢等问题。为扭转供热服务差的局面,他首先安排资金,对我市4家营业厅进行了重新装修,保证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进行细化,将传统的报修电话改为供热咨询电话,开通了网络咨询服务,并要求对群众在我市互联网平台上的投诉及建议做到每条必回复、回复必有结果。
2017年,寰慧集团准备在全国子公司分批次进行智能化集中供热改造。于文通得到消息后,几番努力,多次与集团沟通,成功使焦作公司成为第一批智能供热公司。为了保证智能化改造进度与改造质量,于文通又和厂家技术人员一起加班加点,出主意、想办法,协调解决改造中遇到的困难,最终保证了焦作在供暖期到来之前全部完成50000个计量用户的智能化供热改造工作。改造完成后,我市数万供热用户实现了供暖异常智能化监控与远程故障排查,供热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过去,我市热费缴纳单一,群众缴费只能到仅有的4个营业厅去。于文通就到河北、山西、甘肃等地考察,并与技术人员一起对我市居民用热档案、收费过程进行调查细化。最终,我市于2017年度实现了热费互联网缴费。
近年来,我市供热事业取得了极大发展,但老城区集中供热普及却发展缓慢。为了加大老城区集中供热普及力度,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集中供热的红利,于文通数百次到市、区政府部门谈思路、谈发展、谈政策,促成了由主管领导主持召开的老城区集中供热普及推进会,明确了由供热企业与各区街道办事处在市、区两级政府统一领导及协调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集中供热的模式,最终使我市老城区既有小区居民首次入网负担从每平方米105元降到了60元,降幅超过40%。
据测算,未来三年,仅我市既有小区居民入网一项,便可为我市居民减负两亿余元,其中热力公司补贴部分达1.2亿元以上。于文通本人被评为“河南省供热行业2017年度先进个人”,我市也因此被评为“国家清洁能源供暖试点城市”。
记者手记
服务质量提高了、供热质量提高了、百姓得到的实惠更多了,近年来,我市供热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7年度,我市新增供热面积260万平方米,新增供热用户2.5万户,较2016年度增加了80%。这个成绩,和于文通的努力密不可分。采访中,他一再说,自己其实也没有做什么,只是把自己该做的本职工作做好,让更多的群众受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为我市的供暖事业奔波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