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公布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辐射区辐射点遴选结果的通知》,焦作科瑞森重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瑞森”)获批成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辐射区辐射点,将享受我省支持自创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并纳入自创区统计和考核体系。
据了解,成立于2003年的科瑞森,是一家集机械装备研发设计、加工制造、海内外营销、工程总包、远程运维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散料连续输送装备制造领域龙头企业,主要生产各类带式输送机、矿山机械、港口机械等五大类20多个系列的300多种成套装备,产品涉及轨道交通、港口码头、矿山、冶金、粮食等多个领域。
目前,该公司建立了河南省物料连续输送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散料输送设备院士工作站、河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已承担实施国家火炬计划、河南省科技计划等多项重点科研项目;通过ISO9001(质量)、ISO14001(环境)、OHSAS18001(安全)三大国际管理体系认证以及欧盟市场准入的CE标志等多项国际认证;已具备国外工程施工、化工石油、机电安装、房屋建筑、物料搬运及仓储等多类大型工程的总承包和设计安装资质,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根本保障。
近年来,科瑞森以“提质、降本、增效”为目标,按照“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理念,努力打造我国散料输送装备制造行业从研发、生产到售后服务一体化的智能工厂,促进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研发设计智能化。建立3D数字化集成研发设计平台,引入数字化三维设计、PDM等智能化软件以及基于EDEM的物料仿真工艺设计软件20多套,实现工艺和产品的大数据仿真模拟与集成管理,解决更多设计挑战,降低研发设计成本,提升设计效率、准确率和质量。
生产经营智能化。从业务流程智能化、计划排产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资源管理智能化入手,在科瑞森智能化管控平台的基础上扩展和完善,建设辅助决策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分析,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完整的、关联的、警示性的数据决策依据;对传统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先后实施了11个技改项目,建立了高精度托辊智能化车间、智能焊接生产线、智能喷涂生产线等,自动化设备占企业总设备的85%以上;深化PLM、ERP、MES等系统的集成,打通人机互联、机物互联、机机互联的信息通道,满足人、机器、生产线的融合相通,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全数字化管理;通过数字化的排产,变传统的长生产线为高度自动化短生产线,实现柔性化生产;通过管理机制以及软、硬件的智能化升级改造,突破传统装备制造的瓶颈,实现生产管理由“人为因素”向“智控体系”的智能化转变。
运维服务智能化。利用企业固有的智能制造资源和大数据平台,建立完善的智能化远程运维服务系统,推进企业“制造+服务”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对原有远程运维服务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创新开发了远程监控、远程诊断、远程预警、实时数据采集、专家咨询系统等功能强大的智能化远程运维模块;实现了装备从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安装调试到后期的维护保养,直至报废处理等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的集成管理和实时共享;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人员现场服务方式,给企业的售后服务带来了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通过近3年来的智能化转型升级,科瑞森实现了研发、生产、服务、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在研发能力、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得到了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2017年以来,该公司先后成功开发了“隧道掘进连续出渣成套装备”等可替代进口的新产品,有6项产品被认定为“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对缅甸、巴基斯坦、几内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10多个项目实施了智能化远程运维服务。
翻开该公司的荣誉史册,是用科技作书签、用创新为色彩,带给人们一次又一次惊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河南省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河南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河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河南省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企业、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