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虽至,阳气渐升。时下,随着气候的转变,一些体质较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身体更容易出现问题。前不久,记者在市中医院采访时,发现咳嗽、哮喘的患者增多,决定到主治肺病的内四科探访一番,看看能不能发掘一些老祖宗留下治疗肺病的中医绝技。
在内四科,记者找到正在忙着病房扩充和患者增多等各种烦琐事宜的科主任张春雷。明白记者的来意后,张春雷一边忙碌,一边跟记者聊了起来。“近期肺病患者确实较多,而中医在治疗相关肺病方面也有独特之处。根据目前患者的情况,简单介绍三种汤剂。”张春雷说,“一种是三拗汤,出自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什么用‘拗’字呢?就是违逆不顺的意思。‘三拗’,也就是说这个药方中的三种药都是违背平常用法的,如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生用。为啥呢?用麻黄是为了发汗散寒、宜肺平喘,不去根节是为了发中有收,让患者不过于发汗。用杏仁是为了止咳化痰,不去皮尖是为了散中有涩,让患者不过于宜发肺气。甘草不炙是为了取其清热解毒的功效,与麻黄、杏仁一起用,利气祛痰。三药相配,疏风宜肺、止咳平喘。目前,临床上用三拗汤治疗风寒初起咳嗽非常有效。”张春雷的一番言语,让记者对老祖宗的崇拜又增添了几分。
“小青龙汤是中医流传的十大名方之一,出自《伤寒论》,近2000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小青龙汤虽然是解表剂,但在解表的同时还能温化体内的寒饮,是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导致的喘咳常用方。小青龙汤主要配方是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古人有中药歌诀称赞小青龙汤: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目前,临床上用小青龙汤治疗由感冒诱发的咳嗽以及喘闷比较有效。”张春雷说,“射干麻黄汤其实是加减小青龙汤,出自《金匮要略》。小青龙汤去掉桂枝、芍药、炙甘草三味药,再加入射干、冬花以及紫苑三味药,便成了射干麻黄汤。不要小看这一改变,看似不变却变化了很多。桂枝、芍药偏于解表敛阴,而冬花、射干、紫苑三味药偏于化痰,虽然二者都可以解表化饮,但这样变化后,两个药方就有了实质性差别,射干麻黄汤可解表但偏于化饮,小青龙汤可化饮但偏于解表宣肺。目前,临床上主要用射干麻黄汤治疗哮喘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不过,这三种汤剂都偏于散寒,对风热或者肺热则不太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