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赵书记真能干,把原来俺村软弱涣散的党支部建成了五星级党支部。”
“小赵书记真办事,把俺村多年来坑洼积水的路修平了。”
“小赵书记真用心,帮俺家申请民政救助送上门。”
1月16日下午,记者在马村区武王街道范张弓村采访时,不少村民热情迎上来介绍他们村的小赵书记。
小赵书记是谁?他是马村区科协驻范张弓村第一书记赵林林。1989年出生的赵林林,去年12月才过了29岁生日,在我市驻村第一书记队伍里是“年轻小将”,村民们亲切地称呼他“小赵书记”。
“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能把驻村工作干好?”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质疑。2017年5月,赵林林第一次到范张弓村时,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也是一脸的不信任,认为他年轻,工作经验少,干不好驻村工作。
面对质疑和不信任,性格倔强的赵林林没有退缩,反而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成绩证明给大家看。
范张弓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32人。由于村党支部凝聚力不强,党员思想涣散,该村被确定为党支部软弱涣散村。赵林林驻村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建强党支部。
老百姓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曾经有乡镇工作经验的赵林林结合自己的经验,根据范张弓村实际情况,确定了加强村党支部建设的路径。一方面,他发起范张弓村党支部支委分包党员活动,充分发挥支委们的先进性,带动全村党员思想进步;另一方面,实行“三会一课”制度上墙,严格落实,通过集中学习、集中讨论,党员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提高。在支委分包党员活动的基础上,赵林林开展了党员分包群众活动,实现了全村联动。
2018年初,在市委组织部的考核中,范张弓村成功摘掉了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帽子,还被定为“三星级党支部”。
在赵林林的组织下,范张弓村积极开展无职党员“一编三定”活动,实现党员编组,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全村党员有的负责村里的社会治安维护岗,有的负责楼区综合服务岗,有的负责政策宣传岗,实行积分定星管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奖励积分,否则将被扣分。
一项项活动像一个个抓手,把范张弓村的党员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范张弓村的党员群众都对这个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刮目相看。
2018年7月,范张弓村党支部被马村区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之后又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
在建强党支部的同时,赵林林还把帮扶的目光放在增加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上。赵林林和村两委干部经过多方联系,在范张弓村集体闲置空地上建起了苗圃培育基地,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村民们还能在苗圃打零工,每天收入60元至80元。赵林林和村两委干部为该村谋划长远发展,充分发掘范张弓村的红色革命历史,积极争取马村区红色记忆党史展览馆项目落户该村。
范张弓村民们记在心上的还有小赵书记给大伙儿办的实事、好事——贫困户刘思祥有一定劳动能力,赵林林帮他介绍工作,鼓励他自食其力实现脱贫;贫困户张汝江夫妻俩年近80岁,居住的土坯房四处漏雨,赵林林为他们申请1.4万元危房改造资金建了新房;贫困户李秋香、范迎和、史照来家里生活困难,赵林林帮他们申请民政救助;贫困户杨月梅、张玉菲、赵秀荣身患残疾,生活多有不便,赵林林帮他们申请残疾人轮椅、座便椅、洗澡椅等,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