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陈家沟打造太极圣地文化IP
张绍均:只有练养结合才能增进健康
图片新闻
唱响太极文化主旋律 引领健康生活新风向
邓梦晓:扎根田野 梦圆太极
大力推广传播太极拳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1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邓梦晓:扎根田野 梦圆太极
本报记者 宁江东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邓梦晓。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摄
 
   

  一头齐耳短发,羞涩寡言,但每当与孩子们在一起时,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一副灿烂的笑容。练起太极拳,她的拳架柔中寓刚,英姿飒爽。作为温县一个90后拳界新秀,在拳馆林立、名家辈出的太极拳发源地,这个没有太极世家光环的普通小姑娘,凭借着对太极事业的满腔热血,默默在温县乡村传播太极拳六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身心兼修的太极少年。她,就是温县缘梦太极拳馆馆长邓梦晓,一个在太极世界找到人生价值和乐趣的太极新秀。

  邓梦晓1991年出生于温县黄庄镇的一个普通农家,受家乡习拳之风熏染,从小她就喜欢太极拳,上中学时,她拜师太极名家陈朝霞门下,系统学习陈式太极拳套路、器械等。多年来,她朝夕苦练,寒暑不辍,太极功夫日益精湛。转眼间,20岁的邓梦晓开始面临如何择业的困惑。

  一天,邓梦晓看到一群孩子在村子里玩耍,进入假期后很多孩子的生活变得“无序”,这让她萌生了在村子里举办太极拳培训班的念头。邓梦晓认为,青少年习练太极拳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但是她的想法却遭到了不少拳友的反对:温县太极拳馆遍地,名师如云,你见有谁在乡下办培训班,而且你还是一个没名气的女孩子。

  邓梦晓笑笑并不辩解。2011年,她来到温县黄庄镇黄庄小学,利用学生课间操和放学时间,义务培训孩子们学习太极拳。从该镇的黄庄小学到西郭村小学,再到黄庄镇中心幼儿园,邓梦晓埋头一教就是数年,虽然不善言辞,但学校的师生们却渐渐被这个踏实敬业的女拳师圈了粉,不少学生家长主动找上门来,想让邓梦晓利用周末假期时间教孩子们练拳健身,邓梦晓也是来者不拒。

  无论是最初的义务培训,还是后来暑期举办培训班适当收费,邓梦晓始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到了寒暑假,邓梦晓每天早上6时起床,带领孩子们跑步练习基本功。白天,她手把手一招一式教孩子们练拳,晚上,她就在孩子们的寝室陪睡,悉心呵护。

  往往一个假期下来,邓梦晓的嗓子变得沙哑,体重也减了好几斤。但看到孩子们在太极拳的浸润下,个个变得健康茁壮、懂事礼貌,邓梦晓感到很欣慰。

  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习练太极拳后,学习成绩慢慢提高了,这些学生的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黄庄镇周边村甚至外县的学生家长也慕名找到邓梦晓,非要让孩子们跟她学习太极拳。

  2012年,在众多家长的支持下,邓梦晓成立了温县缘梦太极武术馆。2016年,随着学员日渐增多,邓梦晓又筹资数十万元在黄庄村新建了武术馆,并在附近创办了分馆。她不断优化太极拳训练方法,在激发孩子身体潜能的同时,又让孩子感受国学文化,并积极举办各类公益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缘梦太极武术馆常年坚持举办成人免费培训班,附近群众均可报名学拳。武术馆先后入列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传习所、中国太极拳职业教育中心青少年培训基地,每年都有数十名学员在各类国际、国内太极拳赛事中摘金夺银。邓梦晓个人也在各类大赛中夺金,并在多项武术赛事中担任裁判员,成为青年拳师中的佼佼者。

  扎根田野,梦圆太极。邓梦晓,这个90后拳师用她对太极事业的一片真诚,使太极花开遍乡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