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市结核病门诊在市第三人民医院开诊。什么是肺结核?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科主任孙建民。
记者:什么是肺结核?
孙建民:肺结核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这种细菌最常侵犯肺部,因而肺结核最为常见,占各器官和组织结核病的80%~90%。它也可侵及人的许多组织和脏器,如脑膜、腹膜、皮肤、骨、肠、肝、肾等,分别表现为相应部位的结核病。
记者: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
孙建民: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播性疾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是主要传染源,排菌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健康人群吸入了飘浮在空气中的结核菌就有可能感染上肺结核或结核病。有咳嗽症状的排菌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治疗前的传染性最大,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记者:肺结核有哪些临床表现?
孙建民:咳嗽、咳痰是肺结核的最主要症状。咯血是肺结核病常见症状之一,从痰中带血到每次多少不一,血色鲜红带泡沫;胸痛是位置不定的隐痛或钝痛,有时胸闷;午后潮热是指体温一般在38℃左右,午后逐渐升高,夜间出汗;其他症状有疲乏无力、体重减轻或消瘦等症状。
记者:怀疑或已经感染了肺结核怎么办?
孙建民:咳嗽、咳痰两三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作肺结核病的检查;咳嗽、咳痰超过两三周,且痰中带有血丝,极可能感染了肺结核病。
肺结核病是国家列入归口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若患者确诊感染了肺结核,就应当到我市专门的结核病防治医疗机构规范治疗。我市指定的结核病防治医疗机构有市、各县疾病控制中心和市第三人民医院。
记者:肺结核患者饮食方面应注意哪些?
孙建民:补充蛋白质,多吃瘦肉、豆腐等,多吃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钙质的食物,可增强病人体质,提高抗病力,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记者:目前,我市对肺结核病如何管理?
孙建民:2014年,市卫生计生委对肺结核病“归口管理”专门下发文件,认定市、各县疾控中心负责结核病门诊治疗工作,认定市第三人民医院为全市唯一定点医院,负责全市肺结核住院患者的隔离和规范治疗。今年1月26日,结核病门诊和住院已全部被市第三人民医院接管。
同时,要求全市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卫生部《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实施办法》《河南省结核病归口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对肺结核病例或疑似病例转至市第三人民医院或各县疾控中心治疗,并要求各医疗保险统筹单位按正常转诊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