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胖的脸庞、黝黑的皮肤、敦实的身材,李洪全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这也是这位首批“焦作工匠”、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二部炼胶工段保全工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别看衣着朴素、说话腼腆,但李洪全的心可细着呢!特别是在设备维修岗位,他钻研业务、锐意创新,常有奇思妙想,其敬业精神让人敬佩。
只有大专学历的李洪全于1999年12月毕业后,被分配到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二部炼胶工段从事电气保全工作。来到新的岗位,李洪全清楚,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精益求精的精神,稍有麻痹大意,就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于是,颇有一股钻劲的李洪全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给自己“充电”。他自费订阅了专业书籍和杂志,自费购买了电脑,每当工作中遇到机械故障,就上网查阅资料,寻找解决办法。同时,他还通过网络平台与外地的轮胎制造专家建立了联系,经常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他就成了这个岗位的行家里手。每当机器有一些异响,他都要仔细听一听,且马上就能判断故障位置。
轮胎制造企业离不开橡胶开炼机。在胶料加工过程中,开炼机两个巨大的辊筒要把胶料碾压成胶片,在这个环节需要工人将胶片捡起来再次放在辊筒上翻滚,以达到胶片打扭、降温、混合均匀的效果。在这个工序,如果不注意此细节很容易出现机械故障,而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人注意。细心的李洪全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人工对胶片打扭费时、费力,效率低,便决心研发一套自动翻胶装置,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早日完成项目、验证创新效果,他通宵达旦在开炼机旁进行研发。设计控制过程、测量现场尺寸、选择光电开关……通过他的努力,业内第一台开炼机自动捣胶装置顺利“降生”并投入使用。这套装置依靠光电开关确定胶片位置,利用风缸代替人力捡拾胶料,通过电脑程序控制胶料加工过程,既节省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又完善了设备功能。这套设备获得了国家新型实用专利。
修旧利废,节能降耗,让废旧资源发挥出更大作用,创造出更大效益。在工作之余,李洪全喜欢琢磨重新利用废旧材料的技术问题。为了防止密炼机在混炼胶料过程中胶料、添加剂、炭黑等原材料泄漏,密炼机生产厂家专门在机器密封圈的油管上加装了油泵,通过油泵加压达到密封密炼机的效果。但在生产实践中,李洪全发现这种加压密封技术浪费资源:当密炼机内没有胶料时,如果仍然使用油泵加压,就会泄漏密封油。
怎样让油泵“变聪明”,在识别密炼机里有胶料后再加压,从而实现节能降耗呢?李洪全经过细心观察发现,普通工人就能准确检测出密炼机里是否有胶料及其功率大小。于是,他用变频器修改了密炼机的运行程序,采集功率信号……通过不断创新改进,他最终实现了“密炼机空载时油泵低速运行;带载高速运转时,油泵高速加压运行”的目标。运用这项技术,每台密炼机每个班就能节省密封油九千克。“智力”升级的油泵,节省了密封油,使节能降耗变成了现实。
记者翻开该公司“革新创造成功记录本”发现,李洪全的创新成果最丰富:他的关于密炼机上顶栓伺服阀控制改进、密炼机控制系统触摸屏改进、密炼机胶片冷却可视化改进等技术创新成果,不仅实现了密炼机自动化、智能化运行,而且节省了生产资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临近采访结束,李洪全对记者说:“下一步,我还要抓住公司优化升级设备的机会,贴近现场思考、立足岗位创新,培养和带领一批技术尖子开展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