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老旧楼院换上新装,一栋栋安置房拔地而起,南山路两侧公路绿色廊道日渐成型,文化体育活动场所遍地开花……行走在冬日的山阳区,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画在眼前次第展开,一张张笑脸荡漾着幸福的喜悦。
一年来,山阳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集中办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实事,不仅顺应了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全区的发展产生有益而深远的影响,也激励着全区人民在新的一年里,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同心同德,以实干成就事业,努力描绘“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山阳”的幸福画卷。
“以前这里是脏乱差,现在是美如画。这么干净、舒适的环境,以前真不敢想啊!”百间房街道凤凰社区凤凰小区的居民说起楼院的变化,无不称赞。
在山阳区,像凤凰小区这样的嬗变并非个例。去年伊始,该区扎实推进“四城联创”工作,成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党群议事会,以实施“党群360民生项目”为依托,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居民共建共管、自筹资金、效果共享的创建模式,探索出一条“真管用、能持续、可复制”的新路子,推动老旧失管楼院旧貌换新颜。
统计显示,该区已成立党群议事会296个,覆盖率达98%。“党群360民生项目”共申报138个,已经立项的40个民生项目全部完工,财政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310万元,并投入5300万元对全区背街小巷、进(出)市口、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调动了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与此同时,该区投入3700万元,完成了山阳路、塔南路等5条道路的综合整治工作;投入1600万元,新建恩阳路、站南东路等4条道路;投入1400万元建设南山路公路绿色廊道,栽种白皮松、紫薇、月季等树木花卉43.5万株,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景观走廊,城区形象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该区以人为本,敢于担当,破解难题,全区的“面子”越扮越美、“里子”越做越实。这些老百姓都看在眼里、暖在心上。山阳区居民史荣玉深有感触地说:“生活在这里真是一种幸福。”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一年来,山阳区在民生改善中着重补短板、解难题,对准突出矛盾,亮出硬招儿实招儿,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居民生活更有质感。
这一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该区不断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全面升级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艺新街道艺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中心城区唯一一家省医改现场会观摩点,接受全省同行观摩,为我市争得了荣誉。
这一年,环保攻坚战持续发力。该区着力打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气代煤、电代煤”工作,认真落实重污染天气防控措施及企业错峰生产要求,全区环境质量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这一年,就业增加,温暖民心。该区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帮助280名创业人员办理创业贷款1000余万元。
这一年,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该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深入实施“教育名区”战略,以“十百千”工程为引领,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和教学管理,努力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
据了解,去年,该区用于民生的支出达7.9亿元,增支近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5%,较上年提高了13.6个百分点。
“群众利益无小事,改善民生是大事。让老百姓及时分享发展的成果,增进人民福祉,才是发展的初衷和落脚点。”山阳区委书记李建超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新的一年,该区将进一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描绘美好生活新画卷。 李军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