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苑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度全市十佳优秀法官风采(下)
拜建国:忠于审判事业的法律人
李婧:迷途少年的守护者
廉玉光:逐梦法苑绽芳华
张磊:争做担当有为的好法官
樊世凯:用奋斗书写法律人生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9 年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樊世凯:用奋斗书写法律人生
本报记者 郭嘉莉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温县法院民二庭庭长樊世凯(左)在走访当事人。
 
   

  19岁,高考报名时将所有报考专业都填成了法律,只为心中的法官梦。

  23岁,通过研究生考试,继续选择研究深造法学知识,立志成为一名法律人。

  26岁,通过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到基层法院工作。

  28岁,从事民事审判工作,从起初1年审结200余起案件,到现在1年审结1000余起案件,办案速度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高。

  33岁,理清工作思路,优化审判团队结构,充满激情,努力在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同时,提高办案人员的幸福感。

  他就是温县法院民二庭庭长樊世凯。

  工作中,樊世凯发现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有时是存在差距的,并不是所有的民事案件都具备足够的证据支撑,也不是所有情况都适合用一纸判决来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调解就是化解矛盾的最好方法。

  “调解可不是个马虎活儿。”樊世凯说,要从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来做思想工作。樊世凯认为,调解工作首先必须和当事人的心在一起,如果当事人能够感觉到你是真心实意地为他办事,急其所急、忧其所忧的时候,就很容易接受法官的调解方案。他在调解案件时,为了照顾双方情绪,避免双方在一起时情绪激化,会将当事人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房间进行调解,然后自己两边跑传达对方的想法和目的,并做思想疏通工作,一个案件来来回回跑20多趟是常有的事。

  2017年4月5日,温县法院组建速裁团队,积极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专门审理小额诉讼和简易程序案件,樊世凯成了该团队的一员。

  每天,樊世凯都在开庭、调解案件、写判决书,有时一天开16个庭,下班后还要送达法律文书,辛苦可想而知。但樊世凯说:“速裁团队分工协作将案件快速化解,这样可以减少积案,减轻其他法官的压力,大家就轻松了许多。”

  2017年4月,河南某化工公司因环保问题停产,原告张某等75名员工生活受到了影响,同时与被告该公司就节假日加班工资、带薪年休假及停产期间最低工资发放问题发生争议。樊世凯接案后,先是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庭前质证,将张某等75名员工的薪酬情况、入职时间、加班时间、损失承担等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逐一分类,并进行核对。樊世凯又利用开庭前的双休日加班加点,将每个当事人的相关数据予以核算,除对10名未能确认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员工驳回起诉外,对其余65名员工采取集中审理的方式,判决该公司承担工人相应的节假日工资、年休假工资;劳务派遣公司承担停工期间的工人工资,并由该化工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75个案子,樊世凯仅用了16天的时间就迅速审结,并作出了公正的判决,以最快速度维护了工人的合法权益。

  “团队的力量是非常可怕的!”樊世凯说,速裁团队遵循“速立、速送、速调、速审、速判、速结”的工作机制,最短一天结案,平均审理周期不超过16天,有效地减轻了案件数量日益剧增带来的压力,让法官有时间去钻研疑难案件,当事人的满意度和法官的幸福感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升。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资料照片)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