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记者走进焦作火车站,感受今年春运新变化时发现,“反向春运”“行囊中的礼物”成为热词。
“反向春运”成时尚
1月31日21时许,记者来到焦作火车站,看到这里灯火通明,一楼候车厅内坐满了人,这些旅客几乎都是去北京过年的。看来,“反向春运”比往年更火了。
19岁的姑娘木木,独自乘火车去北京过年。木木的家是焦作的,父母已在北京打工6年。过去,过年都是父母回焦作,人多、票难买。今年,他们家决定“反向”过春节——木木到北京过年。2月10日晚,木木通过微信告诉记者,她在北京过春节很开心,父母春节期间可以加班,也可以陪她,她觉得“反向春运”特别适合他们这个家。
像木木一样,去北京和家人团圆的焦作人大有人在。昨日,一对15岁的双胞胎姐妹告诉记者,过去,家住北京的爷爷、奶奶总是回焦作过年。今年,他们和父母一起去爷爷、奶奶身边过年,一样团圆。
据焦作火车站客运值班站长张丽霞介绍,今年春节期间,去北京、上海、广州方向的旅客比去年增加2倍。她说,“反向春运”不仅能实现全家一起过团圆年,而且缓解了春运压力,节约了资源。
是啊,“反向春运”,不变的是亲情。
旅游照片再刷屏
“我在安徽宏村。”“去西安,来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2月8日至9日,记者的微信朋友圈里不断跳出这样的信息。
从1月31日起,春节旅游就开始热起来。
1月31日,记者在焦作火车站看到,春节去旅游的市民格外多。今年71岁的司真珠老人在旅客中格外引人注目,家里的6口人都围着她,有点众星捧月的意思。一打听才知道,他们一家人是去北京旅游。司真珠的大儿子说:“去北京的票特别好买。晚上的火车,当天早上买都有票,还是卧铺。过年去北京旅游,北京的地铁不挤了,旅店不愁订了。所以,我们选择春节去北京。”
春节期间,还有不少人选择自驾游,边游边拍,留下美好的记忆。
爱心装在行囊中
2月10日是返程高峰,“行囊中的礼物”再度成了热搜词。有人说,行囊里没有父母装不下的爱。从春运开始至今,“行囊中的礼物”一直引人关注。从春运行囊里,我们看到了家人之间的爱和思念。那么,我市旅客的行囊里都装了什么?答案是家乡味道。
“铁棍山药都带疯了。”昨日,焦作火车站的一名安检员告诉记者,从焦作火车站出发的旅客,带焦作特产的人特别多,铁棍山药最多,其次是清化姜、武陟油茶、怀菊花、芝麻糖等。
携带的是礼物,流淌的是亲情。昨日记者看到,在返程的旅客中,除了焦作特产外,旅客的行囊里还装有父母自制的腊肉、蒸的手工馍、炸的丸子等。
春运路上留点心
3件没撕标签的新年衣服、里面装有4000元现金的包……这些都是今年春运期间焦作火车站工作人员拾到的旅客丢失的财物。春运路上,旅客普遍心急,“马大哈”增加了很多。
张丽霞介绍,今年春运期间,她值班时看到,有一名旅客就把包落在候车厅。在铁路民警的监督下,焦作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打开包,发现里面有4000元现金,还有很多证件。经过多方打听,工作人员联系到了该乘客,发现其已到郑州,只好让他的家人将包领走。
2月3日,一名乘客将旅行包遗落在焦作火车站候车厅座位上。工作人员打开一看,里面有3件没撕标签的新衣服。经联系,该乘客已到深圳。
张丽霞说,春运期间,他们平均每年捡到600多件物品,最大的是旅行箱,最小的是手机。焦作火车站工作人员提醒,春运路上,别光急着赶路,还要带好随身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