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大年初四),记者的几个表弟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文昌街道李屯村来记者家走亲戚。在吃饭时,记者与几个表弟聊起了天。
“晓超、晓沛,你们去年收入咋样?”晓超是记者三舅的小儿子,晓沛是记者二舅的小儿子。
“我和晓沛在示范区一家企业打工,每个月收入3000多元。”晓超回答。
“那一年也收入3万多元,不错。”记者说。
“光靠我可不中,家里有两个孩子呢。我爱人在鸿运国际商城打工,每个月也有2000多元收入。”晓超笑着说。
记者知道大舅家的小儿子不等是搞运输的,便问:“不等,去年我市‘四城联创’工作抓得紧,你搞运输是不是受点影响?”
“要说没受一点影响是假话,但开展‘四城联创’工作对大家都有好处,我们能理解。去年,我是长途、短途都跑,有钱赚就干,也挣了七八万元。”不等对“四城联创”工作还挺有认识。
“红玉、晓海、晓星,你们都是当哥的,去年咋样?”记者问罢小的问大的。
红玉在市钢材市场开了家门市部,专门搞焊接工作。“我去年生意也受点影响,就赚了10多万元。”红玉说。
晓星在记者的表弟里面最能干,年纪轻轻就做生意,现在在丰收路开了一家理发店,家里还购买了铲车和钩机。
“星哥,你去年收入至少有10多万元吧?”晓海问道。
“有。不干咋行?你侄儿也不小了,该找媳妇了,没钱找个媳妇可难。今年过年,大年三十晚上你嫂子还在理发店里忙呢!”晓星说。
“星哥是个有梦想的人,干什么都能干成。”晓海笑道。
“你没梦想?人没梦想就完了。小康梦不是盼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晓星回应道。
“是,我也得树立远大理想了。去年我养羊净赚了5万元,与我大哥晓同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人家养了2000多只羊,去年收入恐怕有七八十万元。”晓海见晓星这么说,也表达了自己向大哥晓同看齐的愿望。
晓同养羊不少,每天忙得像个陀螺,来记者家连饭都没吃,拜个年就赶快走了。
与表弟们一番交谈,记者明白了,他们虽然身份是农民,但主要从事的已经不是农业生产。记者给表弟们一一倒上酒说:“不管是当工人、当农民,还是从事服务业,人生都要有梦,都要追梦。来,为了今年人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干杯!”
“2019,加油!”表弟们在欢声笑语中开始了新的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