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灯、听大戏、忆年俗、品年味、过大年。每到春节,大家最期待的就是能欣赏到丰富的民俗节目和文化演出。
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和谐的春节文化氛围,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2019年元旦春节文化活动安排的意见》,春节期间,我市分别在市东方红广场、焦作影视城门前广场举办焦作市2019年“文明河南·欢乐怀川·春满山阳”优秀文艺节目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动。
非遗优秀剧目展演让观众大呼过瘾
农历正月初五早晨,市民冯女士便早早地带着家人来到这里等待演出开始。“每年春节期间,有不少特色节目在市东方红广场上演,来这里和这么多人一起看节目,节日气氛更浓烈了!”冯女士说。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丰富和活跃春节期间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使全市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热热闹闹唱大戏是必不可少的传统年俗之一。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红红火火过大年——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剧目春节期间在市东方红广场隆重登场。
此次活动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撷取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怀梆的精彩剧目进行展演,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演出节目既有沁阳市怀梆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带来的孝亲爱老的现代小戏《酷情》,亦有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的传统古装戏《弃官寻母》。修武县国家级古村落——长岭村怀梆剧团和示范区南张村怀邦剧团表演的节目,让大家过足了戏瘾。
演出还未开始,拥挤的人群早已在舞台下迫不及待等待演出。锣鼓鸣奏之间,演员们精致的扮相,一笑一颦,一招一式,颇具独特的怀川韵味。台上大红灯笼把舞台烘托得喜气盈盈,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观众如此近距离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演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台下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大家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感受到了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众多观众中以中老年人居多,不乏一些年轻人。今年30岁的郝女士带着两岁女儿也来到了演出现场。“这些都是非遗优秀剧目,是咱们焦作的文化瑰宝,我们一定要传承下去。”郝女士说。
文化庙会让市民翘首以盼
作为焦作春节文化活动主场地之一,今年文化庙会活动种类更多,节目更丰富,年味更足。焦作市第三届戏剧节、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市级大型文化活动继续在焦作影视城举行,活动吸引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辐射力不断扩大,成为焦作市民及周边地市游客翘首企盼的过年方式。
据了解,今年焦作影视城继续打造焦作在线新春节目展演专场演出。除此之外,还重磅推出民风民俗社火展演、盛世新春音乐盛典、民俗技艺、游艺游乐、文化表演、美食等多项主题活动以及参与性、体验性活动。在环境布置上,以红色为总基调营造春节喜庆氛围,让景区靓起来,让年味浓起来,让广大市民及游客过一个传统年、热闹年、民俗年。
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看戏剧、唱大戏”。从农历正月初七到正月十五,大家都可以到焦作影视城来看戏剧、唱大戏。
优秀群众文艺节目令网友拍手称赞
舞台竞风流,精彩来PK,各县(市)区优秀群众文艺节目也是“重头戏”。据了解,从农历正月初八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六,优秀群众文艺节目专场展演将在各县(市)区陆续拉开帷幕。这些“草根”节目观赏性强、趣味性强,有龙凤灯、舞狮子、踩高跷、滑旱船、广场舞等,参演者是基层群众和农民,节目内容丰富多彩。
网友“斐乐”:以前过年都是吃吃喝喝、出去旅游,最近两年,我发现在咱家门口就可以欣赏文化大餐,而且活动内容很丰富,非常有意义。
网友“凯馨”:这才是真正的年味儿,民族的就是传统的,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和传承,希望这样的活动一年比一年办得好。
图① 怀邦剧演出现场。
本报记者 付凯明 摄
图②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现场为市民免费发放宣传手册并讲解。
本报记者 付凯明 摄
图③ 老戏迷在专心“拍”戏。
本报记者 付凯明 摄
图④ 带娃来看戏。
本报记者 付凯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