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丰舒潍)今年年初以来,前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服务大厅办理业务的群众欣喜地发现,业务审批一结束,人还没离开服务柜台,就已收到资金到账的短信提醒。难怪大家赞叹:“资金‘秒到账’,这效率实在太高了!”
资金实现“秒到账”是我市新版住房公积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优点之一。昨日,记者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由该中心自主研发的新版住房公积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于今年1月初成功上线。上线前,该中心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操作培训准备工作。截至2月1日,该中心新系统已成功办理业务上万笔,安全无误地放出和流入资金4亿元,真正体现了公积金的整体运营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无愧于行业的佼佼者。
建设功能齐全、使用便捷、服务高效、职工满意的智慧型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是该中心多年来的奋斗目标。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新版住房公积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更加智能,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标准化的服务模式,让缴存职工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流程再造、智能推送,资金实现“秒到账”。新系统成功变“我要做什么”为“系统要我做什么”,将业务办理的整个过程置于可控、可预测的状态。在新的业务系统中,该中心把各项业务办理环节全部纳入系统标准化管理体系,从受理、审批、财务支付到电子档案组卷归档,各环节的职责、权限、操作步骤和核准要件完全固化在新系统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上。由此,业务驱动财务、财务驱动资金,业务、财务和资金信息自动匹配,“三账”联动、“三账”合一。所有业务办理都必须按照系统标准化流程进行,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同时,该中心引入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技术,加强在办理业务中对身份的核验,使业务办理更加快捷安全。
杜绝造假、减少差错,风险防控再升级。在该中心的新系统中,风险防控手段更全面、更智能,实现了“全程标准管理,步步皆可控;指纹授权管理,事事皆可究;跟踪时限管理,时时皆可查”的管理目标。不仅杜绝了人为因素干扰,使差错率和风险度降低到零,还使业务办理更加快捷高效。经过努力,该中心许多曾经的设想在系统升级后变成了现实。过去群众到中心办理业务,工作人员仅能凭借群众提供的材料判断其能办理什么业务。现在,只要刷一下群众的身份证,相关信息数据就会在系统上自动筛选,例如显示出是否有购房、租房信息,是否有贷款或支取信息,实现了系统自动识别、判断。这样就能根据群众自身具备的条件,提示工作人员能为群众办理什么业务,既带来了工作方便,又加强了风险防控。
数据联网、高效便捷,部门业务实现联办。近年来,该中心创新实践政务服务,不断加强与房管、不动产、人社和财政等部门的互联互通,着力推动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特别是打破部门壁垒,实现部门间数据联网,跨部门业务联办成为可能,不仅使部门之间实现共赢,也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以不动产预告登记和抵押业务为例,在此之前,群众办理抵押登记需要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来回跑腿,十分不便。现在,该中心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实现数据联网,并签署了关于不动产与公积金一窗受理工作备忘录,统一了不动产预告登记和抵押登记与住房公积金业务一站式授权联办。该中心工作人员将相关要件扫描后,通过网络传输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审核登记后,将不动产登记证明传至该中心。整套流程便捷高效,全程不需要办事群众和住房公积金工作人员跑腿,真正实现了群众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和注销抵押登记“零跑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