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多氟多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新创造敢争先
多氟多领导班子慰问生产一线员工
春节送温暖 关怀显真情
多氟多开展春节慰问困难职工活动
多氟多召开2018年总结表彰暨2019年工作动员大会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2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创造敢争先
——多氟多变中求进路径解析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孙国利

  新常态下,焦作工业经济走到了一个矛盾交织、困难叠加、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环境制约因素多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新常态是困难期,也是机遇期、分化期,关键看是否对大势把握得准、思路理得清、转型谋划得好、动力转化得快。

  对此,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说:“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原来拼资源、拼环境、拼人力的路子已走不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依靠创新重构发展动力势在必行。”

  多氟多的发展方向是对的,符合市场规律。从电池原材料到电池产品,从电池产品发展到电池产业,进而延伸到电动部件动力总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再结合“互联网+”发展智能制造。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多氟多实现氟化盐产业转移,发挥技术和市场优势,实施技术改造。白银中天、盈氟金和相继融入多氟多大家庭。一大批成长起来的氟化盐产业技术人才如虎添翼,创造了改建、扩建、新建项目速度和效益的奇迹,培养了周小平、田年益等一批氟化工专家,他们还代表中国援建其他国家氟化工的建设。

  2018年9月27日,来自8个国家的38名专家汇聚多氟多,召开氟化盐国际标准第十届全体会议,共同修订氟化盐国际标准。会议决定在下一届会议上讨论中国接任秘书长和主席事宜,希望多氟多能够担当更重要的使命。

  多氟多的华丽转身,严格说来是从供给侧入手,创造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探寻企业发展的新路径。

  2010年,多氟多携锂电池关键原料——六氟磷酸锂研发及生产的技术优势,闯入锂电池制造领域。至今,多氟多已形成1亿Ah的生产能力,三款动力锂电池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成为多款电动汽车首选。

  从六氟磷酸锂到电池、电机、电控,再到动力总成及整车项目,多氟多秉持积极发展新材料、有序发展锂电池、稳健发展电动汽车的理念。李世江说:“多氟多是国内第一家生产晶体六氟磷酸锂的企业,代表了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六氟磷酸锂替代进口,为国家和民族争了光。”

  在无机氟化工领域,多氟多是当之无愧的“巨鳄”:产品50%出口,万元销售利税率曾高达20%,然而好日子不常有。前几年,全国电解铝产能严重过剩,高能耗使其成为去产能对象。作为行业龙头的多氟多,氟化盐产品价格一降再降。

  咋办?李世江说:“创新。”创新,得有产品和技术支撑。此时,六氟磷酸锂进入其视野。六氟磷酸锂当时被日本垄断,中国生产不了。从2007年起,多氟多开始历时10年的技术攻关,突破六氟磷酸锂研发技术并投入生产。这一技术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战略新兴产业专项和强基工程。

  从2克到2公斤,从2吨到200吨,多氟多实现年产3000吨的生产能力。今年,随着新能源电池市场的不断扩大,六氟磷酸锂最新市场价格维持在每吨30万元至40万元的高位。当前,国内每三块锂电池中,就有一块用的是多氟多的原料。

  2013年,经过三年攻关,不甘于做原材料供应商的多氟多,在动力锂电池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六氟磷酸锂领域形成明显的成本和技术优势后,多氟多又将产业链延伸到包括电池正极、隔膜等在内的锂电池材料的多个领域。目前,多氟多已发展成为整个锂电池材料领域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备的企业之一。

  为更好地实现产业链延伸,多氟多从纯粹的锂电池制造逐步拓展到电动汽车最为核心的电池管理系统(BMS)设计开发领域,多氟多自主开发设计了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并集成为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基于其独特的工艺和技术,多氟多开发的动力总成系统具有容量大、寿命长、安全性好等诸多优良特性。

  “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登上国家最高领奖台。多氟多人持之以恒的行动,打破的是国外残酷的垄断地位,获得更多的是民族创新的自信心和产业报国的使命感。年产10000吨电子级氢氟酸达到UP-SSS级水平,受到国内外专家和企业的青睐,通过层层审查,获得出口通行证,实现世界级中国造,成为“顶天立地”的新材料。抓住历史机遇,多氟多布局中宁硅业,形成湿电子化学品和干电子化学品互补优势,为打造中国电子化学品“南基地”和电子特种气体高端基地奠定基础。

  新能源在市场倒逼中抢抓机遇,在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多氟多与奇瑞合作,展现“多氟多速度”。走出国门,多氟多主动融入一流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和品质。新能源汽车产业抓住历史机遇,以“实体经济+车联网”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追求“人生伴侣、学习平台、智能终端”中融入产业生态圈。

  技术创新为多氟多的转型发展推开了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实现了技术创新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多氟多积淀多年的发展成果赢得市场溢价,为多氟多转型升级、新材料突破、进军新能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18年,多氟多登上2018年A股上市公司创新指数百强榜、荣获最佳持续投资价值奖。

  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改革开放40周年行业领袖峰会上,多氟多荣获“勇立潮头榜样企业”称号。在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30周年纪念大会上,多氟多荣获“行业领军企业”称号。在2018年首届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暨储能产业大会上,多氟多新能源“软包叠片动力锂电池”荣获“2018年度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奖”。

  多氟多坚持以“一个灵魂、两化支撑、三大新兴产业”为公司的和谐共生产业链。一个灵魂——技术创新是多氟多的灵魂。从元素周期表中挖掘氟、锂、硅三个元素背后的逻辑及其相互作用,多氟多在“氟锂结合”中创造奇迹,在“氟硅分家”中打破行业神话,又在“氟硅分合”中再创神奇。

  两化支撑——信息化和金融化。在资本市场支撑下,多氟多应用数字化思维,实现运营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运用新金融时代的智慧工具,助力企业多渠道融资,形成了资本市场与创新的良性互动。

  三大新兴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多氟多新材料产品体系正在进一步深耕细作,通过氟硅新材料、锂电新材料和半导体新材料的研发,使其“护城河”更深厚、“根据地”更坚固。通过节能、储能、制能一体化研发,让多氟多的新能源中心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走在前列。以解决微出行为目的的出行方案正在融入出行生态圈。

  多氟多主持制定了6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参与制定了多项国际标准,还拥有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实现一次检验、全球通行的目标。

  何以能迸发如此强劲的创新动能?“多氟多发展走的是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道路。”李世江说。

  多氟多始终围绕技术创新搞转型升级。在氟化盐领域,多氟多凭借独特的技术工艺和成本优势,以优质低价的产品,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该领域多年的垄断,让中国的民族企业扬眉吐气。

  如今,多氟多借助“互联网+”,积极研发电机、电控、电池三大体系一体化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准备投入生产,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奠定基础。

  李世江说,未来的竞争不是单纯的产品竞争,也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平台的竞争、是产业链整合能力的竞争、是生态系统能力的竞争。这是新时代的产业格局,在开放的产业链平台上,实现产品、技术、创新主体、商业模式等方位共享,是多氟多追求的目标。

  创新实质上就是一种变革,是否认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先进的一种勇气。展望多氟多未来之路,创新永远在路上。

  借力聚势,多氟多站在了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新起点。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