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下午,记者回博爱县金城乡北里村上坟祭祖,偶遇本村贫困户张立奇。
“正想找你呢,你可得好好写写博爱县市场发展服务中心驻咱村的第一书记杨涛,他真是个大好人!”印象中很少与别人主动说话的张立奇突如其来的招呼,令记者颇感意外。驻足定睛,记忆中那张苦大仇深的脸上,那天却是春光一片。
“今儿可是没有时间呀,过两天我专门回来一趟。”得到记者回复后,张立奇说:“你可要抓紧呀,杨书记真是个大好人!”
返城路上,家父向记者讲述了张立奇的境况。1953年出生的张立奇是家中长子,20多岁那年其二弟因病去世,当时家贫,埋葬的时候连口棺材都买不起。又过两年,他的父亲也不幸去世。后来,他的母亲带着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改嫁到了外村。
因为家贫,再加上性格方面的原因,张立奇一直没有娶妻生子,近两年性格越发孤僻,每天和自己饲养的兔子、鸡、狗同吃同住,家中连电都不用,天一黑就上床睡觉,用他的话说:“晚上能摸着床就行,用电浪费。”
这两年因为房子年久失修,开了天窗,每逢刮风下雨,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便寝食难安,生怕张立奇发生意外。村里利用危房补助给他建新房子,张立奇不要;给他找个地方住,张立奇不去。
听说今年春节前张立奇搬进了新房子?农历正月初九一早,记者回村探访张立奇思想转变的原因。
在村委会办公室,张立奇掏出自带的纸和笔说:“你等一会,我写两句,你看看。”在纸上比画了半天,张立奇把笔一放、纸一推,说:“算了,你就直接写杨书记好、共产党好就行了!”
“杨书记怎么好?”
“2018年年初,杨涛来咱村当驻村第一书记后,三天两头来家里和我聊天,帮我干活。”
“杨书记经常把自己做的好吃的送给我。”
“杨书记给俺讲政策,消除了俺的顾虑。”
“俺嘴笨,但俺觉得杨书记像亲人一样,他说啥俺都相信。”
“走,去看看俺的新房。”在张立奇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他的新房子,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红底黑字的春联:党恩深似海,书记一片情,横批是:乔迁新居。“这是俺自己编的、请别人写的春联。”张立奇说。
走进屋内,三间房子宽敞明亮,“你看这些桌椅板凳,都是杨书记帮我置办的,搬家那天他忙到了深夜呢!”
“你以后可要注意保持卫生,不要再在屋里养兔子、鸡和狗了。”杨涛再一次叮嘱张立奇。
“你放心吧,俺的思想也能进步!”张立奇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