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②)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聚焦实体经济、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特色发展、坚持绿色协调发展,努力做到“四个率先”,即率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率先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突破;率先开展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率先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引领开放新格局。“四个率先”成为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抓手。
创造新作为!市委全会明确指出,示范区要“以国家高新区建设统领示范区建设,鼓舞干劲、奋起直追,争取早日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核心增长极和中心城市发展的新亮点,成为名副其实的示范区”。
彰显新担当!示范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遵从科技部、市委全会的要求,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新理念,找准新路径,努力创建创新型特色园区,响亮地提出“三区一极”,标定了发展坐标,明确了前行方向。
“三区一极”:新作为释放发展新潜能
“三区一极”是示范区以目标为导向,破解发展瓶颈的需要。以全面提升国家高新区发展质量为引领,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力为核心,以“四个率先”为目标,以高质量党建为保证,逐步把示范区打造成改革创新试验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核心增长极的“三区一极”。“三区一极”,从一开始就瞄定高质量,奋力实现换道超越。
打造“三区一极”,今年的主要目标是焦作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前移10个位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以上,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新增就业418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4%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4个点,达到4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在10%以上和20%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打造成“三区一极”,拼搏5~6年,到2025年“三区一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焦作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排名进入前100名,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创造能力持续较快增长,力争步入创新型特色园区行列。基本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基本建成在我省有重要影响的区域创新中心,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绿色协调发展、产城融合发展的科技新城。
“三区一极”:新举措开辟发展新跑道
创新为魂,发展为要;改革为源,开放为本;融合为核,统筹为形……雄关漫道,薪火相传,玉汝于成。
打造“三区一极”,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主导产业围绕食品制造、装备制造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新兴产业,围绕新材料五十亿级产业集群;服务业加快金融业创新发展,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康养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示范区连续出台推动创新发展、支持服务业发展、支持金融产业发展的三大政策红利;强力打造产业集群,蒙牛产业集群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8.9亿元;强力推进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创立河南首家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的创新产业园区,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推进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四城联创”、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等,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打造“三区一极”,强化创新驱动。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等科技型企业群体;加快建设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科技总部新城、数字经济产业园、创业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创新载体;加快国际人才城、人才公寓建设,落实购房补贴、岗位补贴、创业扶持等奖励政策。
打造“三区一极”,深化改革开放。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改革,加快推进管理体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一窗办结”,“最多跑一次”;以更实的举措扩大开放,完善政策,提升质量,创新方式。
打造“三区一极”,狠抓项目建设。今年首批确定省重点建设项目1个、市重点建设项目10个、区重点建设项目119个,总投资414.7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27.24亿元。
打造“三区一极,统筹城乡建设。优化“东扩、南进、西控、北融、中改”新格局。向东扩展,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向南跨过大沙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重点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向西控制产业发展,涵养生态;向北以新河商务区建设为主要节点和纽带,加速新老城区融合发展;在中部建成区,促进产业升级、城市转型。
打造“三区一极”,增进民生福祉。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创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造“三区一极”,以高质量党建作保障。聚焦“八抓”(抓关键少数,抓班子带队伍,抓典型引领,抓弱项补短板,抓基层治理,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抓载体、建阵地,抓特色、出亮点);狠抓作风建设,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行动上的清醒人、工作上的实干人、生活上的干净人……扎实打造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