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一:实施困难群众帮扶工程
(一)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城市低保标准提高为每人每月500元,人均月补差不低于262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为每人每年3480元,人均月补差不低于154元。
(二)实施医疗保险精准扶贫救助工程。参加医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合规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按规定实行全额报销,惠及贫困群众8.6万人。
(三)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300件,解答法律咨询2万人次以上。
(四)开展乡村旅游培训。对全市乡村旅游重点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村人员,开展餐饮、服务、手工艺品加工等培训活动。
2019年1月23日一大早,解放区王褚街道东于村居民张冬琳像往常一样来到父亲张平安家中,帮父亲穿好衣服、做好饭,端到父亲跟前,伺候父亲吃饭。张平安患有精神分裂症、糖尿病、胆结石等疾病,生活全靠女儿照顾。由于种种原因,张冬琳只能安排父亲和母亲分开居住,她两头跑着照顾。
张冬琳说:“父母的低保金2017年是每人每月480元,2018年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低保标准一年比一年高,我代表父母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
作为市委、市政府承诺的十项重点民生实事之一,2018年,我市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精准扶贫救助工程全面实施,法律援助力度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培训开展得如火如荼,深度贫困村配套电网建设步伐全面加快,一大批残疾人在参加政府组织的电商订单式培训班后获得了就业岗位。
资料显示,从2018年1月1日起,我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480元提高到50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年3360元提高到3480元;全年救助城乡低保对象分别为25万人次、86万人次,发放救助金分别为6955万元、14990万元,实际人均月补差分别达到280元、165元,我市城乡低保标准、实际人均补差水平均高于省定标准。2018年,我市实施医疗保险精准扶贫救助工程后,参加医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合规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按规定实行全额报销,惠及贫困群众8.6万人;我市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300件以上,向2万多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全面完成市、县、乡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村委会(居委会)法律顾问全覆盖。2018年,国网焦作供电公司向上级公司争取专项资金1553万元,用于我市43个深度贫困村的电网升级改造工作,新建台区35个,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1.91千米、400伏线路32.62千米。另外,市残联免费对180名残疾人进行电商订单式培训并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已举办电商订单式培训班3期,先后培训残疾人及其直系亲属198名。
政策“红利”、资金救助犹如春天的暖流,温暖滋润着全市广大困难群众的心田。马村区演马街道油蒋村贫困户石发根患有冠心病,三天两头往医院跑,经济负担较重,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8年6月,石发根因冠心病再次住院,产生医疗费用33635.33元,其中合规费用32712.71元,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民政救助报销,个人只负担922.62元。日前,石发根激动地对记者说:“要是没有这些好政策,我早就不在人世了。我打心眼儿里感谢党、感谢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