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中央纪委下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严肃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的通知》,出重拳整治利用特殊资源谋取私利歪风,体现出反腐败工作不断完善惩防机制、提高打击水平已成为常态。
一些领导干部打着“地方特产”幌子,利用管辖范围内的特产和资源谋取私利,用特殊资源拉关系、跑官要官、送礼行贿;将“地方特产”作为媒介和资本,搞违规公款购买、违规收送、违规占用、违规插手干预或参与经营,这正是中央纪委要求严肃整治此类行为的原因。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贵州省委原常委、原副省长王晓光的“卖酒往事”。据《廉政瞭望》杂志披露,王晓光爱喝酒,且只喝贵州特产茅台酒。他经常要求下属用公款为其买酒,喝不完就带回家,由此积少成多,进而做起卖酒的生意。他在贵阳开了4家名酒专卖店,交给家人打理销售,自己负责“货源”,赚了很多不义之财。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亲戚朋友之间互赠一些土特产无可厚非。纪检部门严肃整治的是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的问题,所指的“名贵特产”均非寻常百姓能够轻易得到,且各地大不相同,如河北省保定市将涞水红木家具、曲阳石雕和定瓷、易水砚、安国名贵药材、顺平桃木工艺品等列为重点对象,陕西省洛南县围绕玛瑙石、金钱石、根雕、名人字画4类当地名贵特产类资源进行排查摸底,使整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大力推进反“四风”,不断完善整饬吏治、严惩腐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但反“四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反腐高压下,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使出顶风违纪的新伎俩,借赠送“土特产”之名,行“雅贿”“暗贿”之实,企图达到“送得不动声色、收得不露痕迹”的目的。中央纪委反腐利剑斩向利用特殊资源谋取私利歪风,反映出反“四风”、反腐败工作对违规违纪、违法犯罪行为露头就打已形成长效机制,也昭示这样一个道理:无论腐败分子送礼行贿所用的资源有多么特殊,方式有多么含蓄,手段有多么隐蔽,都改变不了违规违纪或违法犯罪的实质,都无法逃避被查处的命运。
另外,刹住利用特殊资源谋取私利歪风,对保护珍稀矿产、珍贵野生动植物乃至整个生态环境都善莫大焉。例如新疆将西红花、新疆虫草、新疆紫草、天山雪莲和鹿胎、鹿茸等珍稀药材,和田玉、碧玉、金丝玉、东陵玉等玉石,海蓝宝石、碧玺、祖母绿、红宝石、水晶等宝石都列入本地名贵特产清单,刹住利用特殊资源谋取私利歪风,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这些特殊资源。
中央纪委下发通知,特别提及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反映出反“四风”和反腐败工作永远在路上,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但腐败分子终究难逃“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局,因为他们变换花样、逃避打击的速度,永远也赶不上反腐败工作完善惩防机制、提高打击水平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