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山阳区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召开,会议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十届六次、八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一届七次、九次全会精神,围绕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安排部署全区2019年经济工作,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保持定力,凝聚合力、奋力作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本报从即日起推出山阳区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系列文章,敬请关注。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阳区委、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一批支撑当前发展的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实现新突破,一批群众关注的急事难事得到有效解决,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关键词】认清形势 抓住有利时机
质量结构双提升,产业更强。一年来,山阳区在各项中心工作任务艰巨的情况下,始终聚焦项目建设“主战场”,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出当年投资计划近两倍,一批规模大、质量高、形象好的大个头项目成功落地并开工建设,从根本上扭转了山阳区项目规模小、品质差的被动局面,为山阳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开辟了新空间,为产业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
创新开放同发力,环境更优。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形势、新任务,山阳区紧紧围绕市委关于开展“学成都佛山、促转型发展”活动的部署,对照先进找差距、创新观念谋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营造优良环境。在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方面,山阳区敢闯敢试、勇于探索、守信践诺,2018年全区新增企业主体1100余户,同比增长11.5%,全区金融保险类机构占全市总是六成以上,呈现出了一系列可喜变化。
面子里子一起抓,城市更美。面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项,山阳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不仅把“四城联创”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更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契机,对进(出)市口、背街小巷、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不仅优化了城市面貌的大环境,也改善了居民身边的“微空间”,城区形象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同时,该区还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拿出最好的地段为群众建设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安置房,真正让群众搬得安心、拆得放心。
生态生活两相宜,人气更旺。坚持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着力打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落实重污染天气防控措施及企业错峰生产要求,全区环境质量呈现持续向好态势。同时,该区聚焦民生热点,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面加快教育、卫生、文化、食品药品安全等各类公共事业发展,以完善推行党群议事会为抓手,全面加强社会治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上升。
全区上下齐奋斗,心劲更足。一年来,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恶仗,苏蔺水厂作为全市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第一个竣工项目顺利通水、中原路作为城区首条南北大通道全线按时贯通。干部作风得到明显好转,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多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形成了以上率下、上下齐心的浓厚氛围。
【关键词】明确目标 坚定必胜信心
总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为引领,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十届六次、八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一届七次、九次全会精神,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牢固树立“发展为上,项目为王,企业家为大”的理念,全力补短板、增优势、创特色,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总目标——生产总值增长7.5%至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至8%,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9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以上、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市定目标。 李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