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恶补完“绿水鬼”的知识,近日,大家又被流行语“车厘子自由”弄昏了头。原来,“车厘子自由”源于一篇爆款文章《26岁,月薪一万元,吃不起车厘子》。文章把女生财务自由从低到高分为15个阶段,最基本的是“辣条自由”,然后是“奶茶自由”“外卖自由”“咖啡自由”“车厘子自由”“衣服自由”等。对此,有网友认为,“车厘子自由”对于划分财务等级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只能说明在消费升级的语境中,很多人的中高端消费需求日趋旺盛。还有人认为,“吃不起车厘子”不过是矫情式哭穷。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小仵的天空1:年轻人根据自己买辣条、外卖、车厘子的承受能力划分出各种“自由”,是对自己消费多样化需求的调侃,也是当下生活水平的一种反映。
@刚柔v: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消费观念,只要是自己劳动所得的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别人无权干涉,也无须说三道四。“车厘子自由”正是现代年轻人的一种消费观念的体现。
@南宫卿宇:如何消费是个人的自由,年轻人不要被流行语颠覆了消费观,更不要因此而跟风和攀比。
@朝楚暮秦_75075:在达到舒适温饱之后,财富的增加所带来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弱,“吃不起车厘子”不要紧,没必要太当回事。与其盲目追赶时髦,不如好好想想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不知潇湘在何处:“车厘子自由”只是一句流行语,没必要把它作为划分消费等级的依据,如何消费是个人的自由,而理性消费则是智慧的表现。
@江苏日月江南:适度消费一直是倡导的消费理念,如今也不过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收入选择不同层次的消费品,防止盲目攀比,既可保持淡定的心态,又可减少不必要的焦虑,还可保持幸福感,大可不必被所谓“车厘子自由”搞得心神不宁,影响心情和工作,反而耽误了取得“车厘子自由”的进度。
@悦眉潇生画: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适当进行中高端消费也未尝不可,但没必要刻意划分消费等级。
@王者微小:经济消费水平的提高并不完全代表生活品质的提升。合理消费也能过上高质量的幸福生活。
@一更时分:流行语更新之快,一不留神就跟不上。然而流行的未必是合理的,所谓“车厘子自由”,看似新潮,实则矫情,把某一种食物当作消费的层次,既不科学,也不客观,毕竟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不需要这种人为划分消费等级。
@常少杰1:“车厘子自由”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收入和支出的一种自嘲,努力拼搏,才是真理。
@心雨zyh:趋之若鹜高消费,盲目攀比心受累,莫管“车厘子自由”,量力而行最可贵。
【下期话题】
高校主动停招热门专业
山东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今年停止招生。该专业自2006年9月开始招生,中间经历了山东艺考最热的阶段,每年艺考报名,播音与主持专业都算得上学校的爆款专业。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招办主任赵湘轶表示,播音与主持专业招生虽然火爆,生源质量很高,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如果学校的实力不足以给予与他们的优秀程度相匹配的培养质量,就不应该耽误他们。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