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二十期焦作金融大讲堂开讲
2018年十项重点民生实事巡礼3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
市领导带队夜查 我市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管控情况
消除“零就业” 脱贫有希望
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推动焦作养老产业快速发展
多彩怀川欢乐年
图片新闻
陈年垃圾清走 村民心情舒畅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2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陟
消除“零就业” 脱贫有希望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董柏生 通讯员王璐)今年春节,33岁的魏强过得格外舒心。“水果、点心想吃啥就买啥,不光添置了新衣裳,俺还新买了小汽车。”过去一提过年就犯愁的他,现在说起话来底气十足。

  去年刚脱贫的魏强,是武陟县詹店镇冯庄村村民。两年前,魏强还过着一天到晚愁眉不展的日子,他虽说有劳动能力,可没有手艺,家庭收入全靠夫妻俩种地,一家人生活十分窘迫。后来,参加县人社局举办的电焊培训班后,魏强被推荐到镇上一家企业当电焊工,并成长为响当当的电焊能手。收入多了,生活一天天好起来,魏强一家很快甩掉了“穷帽子”。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近年来,武陟县在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特别是消除“零就业”家庭上狠下功夫,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创业扶持等就业服务活动,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给贫困群众送去了脱贫希望。

  “零就业”贫困家庭,是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以家庭为单位,除在校学生、现役军人外,在法定就业年龄内(男16周岁~60周岁,女16周岁~50周岁),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无一人就业。

  为让贫困人口凭技能打工,武陟县根据贫困劳动力就业和企业用工需求,采取到乡镇、进村街、入车间的“定向培训”“订单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电工电焊、中式烹饪、保健按摩等专业培训活动,做到应训尽训,确保一户一人一技能。

  “贫困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有针对性地培训什么,确保培训内容有的放矢,培训效果不打折扣。”该县人社局就业促进办公室主任袁培霞介绍,“技能培训灵活多样,从‘入学’到‘结业’,有7~10天的短期班,也有两三个月的长期班。仅去年一年,全县共举办技能培训班124期,培训贫困劳动力682人。”

  从无业到就业,从就业到乐业,技能培训让许多贫困家庭收获了和魏强一家同样的惊喜。詹店镇溜村党支部书记贾东生说:“政府免费给村里贫困群众培训,村民家门口就能学到手艺,收入稳定了,自然很快就能脱贫。”

  除了为接受培训的贫困劳动力介绍工作,该县还把现成的就业岗位送上门。去年以来,该县以“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扶贫行动日”等活动为载体,收集116家企业5000余个岗位,搭建多样化的服务平台,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1363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83人。

  此外,该县认真落实就业补助资金政策,大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遴选一批用人规模大、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建立就业扶贫基地,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2018年,全县共落实社保补贴11.18万元。

  为从根本上消除“零就业”贫困家庭,该县执行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政策,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将公益性岗位扩展到非贫困村,去年共开发公益性岗位384个,安排300个“零就业”贫困家庭成员就业,涉及“零就业”贫困家庭的164个村实现了全覆盖,共发放岗位、社保补贴222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