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气、噪声、污染源等环境要素进行7221次监测,生成上报有效数据3288个;435家“散乱污”企业取缔整治到位;对近1200多个环境问题进行了整改落实;完成了25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2018年,武陟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为目标,全力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县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
严格管控重落实
大气污染治理方面,该县着力控制污染源头,狠抓末端排放治理,突出重点区域、行业、环节、时段,强化控排、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烧“六控”措施落实;开展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完成了18家市定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抽查2524辆汽车,对150辆尾气超标排放、使用劣质燃油的车辆进行了处罚;组织召开全县环境保护基层网格“一长四员”培训,提高基层网格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认识,将环保监管触角延伸到村街、家户;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工作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做到通知到位、停限产到位、监管到位、督查到位、追责到位“五个到位”。
水污染治理方面,该县强力实施流域综合整治,对二四渠涝河流域重点涉水企业进行深度治理;在共产主义渠流域,关停了排放不达标、“散乱污”企业,实施了共产主义渠疏浚清淤、河道拓宽改造工程;在蒋沟河流域,对2家皮革生产企业实施停产整治,进行全面提标改造。同时,强力开展畜牧养殖整治,对65家规模畜禽养殖企业进行了治理;强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农村垃圾清理、河道整治为重点,加强源头管控,标本兼治,完成了9个乡镇25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制订了三年计划和2018年攻坚方案,56家在产企业和32家停产企业填报了地块信息,并组织开展了农用地详查和建设用地清查上报工作,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农用耕地土壤污染修复试点。
压实责任重督查
该县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经济必须管环保”的总体要求,明确了乡镇的属地责任、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污染企业的主体责任;制定大气、水、土壤攻坚工作措施和实施意见,明确了乡镇(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治理任务。
同时,建立问题交办制度,15个乡镇(街道)、11个县直单位、7个督导组每周至少组织2次夜查,形成高密度、高频次的督查检查模式,持续保持对环保工作的高压态势;严格环境执法,创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快查快办环境违法案件,对环保违法行为零容忍;严格责任追究,按照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追究有关规定,将乡镇、部门、督导组、村街负责人等全部列入追责对象,通过责任追究倒逼各项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去年以来,对34人次进行了党政纪处分,其中约谈、诫勉谈话26人,警告、严重警告8人。
健全机制重实效
建立项目环境管理机制。该县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坚持“不增不降一站式”办理,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不增”,即落实审批精简措施,对于备案类项目不人为额外增加审批条件,缩短受理时间,优化审批效率;“不降”,即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和管理目录,不降低环评深度和越权审批;“一站式”,即将环保行政服务事项集中到县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事项集中受理、集中办理、集中送达。
建立环境监测机制。严格按照检测规范进行操作,对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源和空气、降水以及噪声、污染源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加大自动在线监控设备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对10家重点污染源进行比对监测,提交监测数据和比对报告;制作乡镇(街道)空气自动监测数据APP,及时在工作微信群内更新每日大气数据、阶段空气质量对比等内容,助推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李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