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真好!”春节期间,赵德义走亲访友时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四个字。赵德义是地道的农民,种地是老本行,可就是在这几年他才感受到种地的好处。种地让他种出“黄金屋”,让他从贫困户一跃成为博爱县的“脱贫之星”。
赵德义今年49岁,是博爱县清化镇街道北朱营村的村民。过去,他认为种地不挣钱,所以,他做过小买卖、开过大卡车,可不管干啥,总是挣得少、赔得多。2014年,他家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附近南朱营村的杨天其是赵德义的好友,2013年,杨天其牵头成立了蔬菜合作社,干得风生水起,和贵州老干妈等公司建立了长期供销关系,这个合作社也是当地一项扶贫工程。赵德义想和杨天其一样,靠种蔬菜致富。
杨天其表示可以给他提供种苗、田间技术指导,还向他保证蔬菜成熟后可以收购。有了好友的鼎力支持,赵德义种蔬菜的信心更足了。
2013年,赵德义承包了村里30亩地,种了卷心菜、洋葱、芹菜、辣椒等。
天道酬勤。每天,他都比别人起早一点到地里,一直忙到太阳落山才回家。平时没事,他就找杨天其,在一起聊聊种蔬菜的科学方法,有空就到县里参加蔬菜技术培训。
地里的蔬菜被赵德义当孩子一样“富养”。他勤听天气预报,如果预报说几天不下雨,他就勤往地里浇水,有时为了让蔬菜“喝”上水,他经常干通宵。最让人操心的事情之一是病虫害。下雨了,空气潮湿,他就到地里检查蔬菜有没有得灰霉病;下霜了,他去检查蔬菜有没有受到霜霉病的侵袭。为了这些蔬菜,赵德义真是操碎了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4年,赵德义靠种蔬菜赚了七八万元。2016年,他赚了13万元,因为菜种得好,比其他种蔬菜的人挣得多。2017年7月,赵德义靠种蔬菜成功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赵德义说,过去家里穷,儿子上初中住校,每周100元的生活费他都拿不起,现在日子好多了,人勤快点,科学种地也能致富。
赵德义家盖起了二层楼房,现在正在装修中,明年的春节一家人就能在新房里过了。朋友们和他开玩笑,说他种地种出了“黄金屋”。
2018年,赵德义又新建了两个蔬菜大棚,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赵德义家的日子,就像他蔬菜大棚里的蔬菜一样,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