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壮大企业造福怀川百姓
市领导调研博爱“三中心”建设工作
高质量推进“一村一警”工作
我市开展“五个一”专项服务活动 引导广大乡土人才返乡创业
倾情助力医疗事业发展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八次主任会议
市政金企融资对接会·修武县 专场成功举行
中站区招商引资成绩喜人
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2月26日召开
廉语金典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2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廉语金典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一句话,一个人,一段历史,一束思想,一种文化,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

  ——《廉语金典》

  【原典】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北宋 司马光 见《资治通鉴·卷二十五·汉纪十七·宣帝元康三年》

  【注译】子孙贤能,财产多了就会减损他们的志向;子孙愚钝,财产多了就会增加他们的过错。

  【解读】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原籍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他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少年的司马光沉着机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中进士甲科,初任奉礼郎、大理评事一类小官,后经推荐入京为馆阁校勘,同知礼院,改并州通判。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他撰成战国迄秦的《通志》八卷上进宋英宗,英宗命设局续修。宋神宗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神宗年间,司马光因竭力反对变法,与王安石在帝前争论,神宗命他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熙宁三年(1070年),他自请离京,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后,升为资政殿学士。宋哲宗即位后,改号元祐,高太皇太后听政。元祐元年(1086年),召司马光入京主国政,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罢黜新党,尽废新法,史称“元祐更化”。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北宋自太祖起,开始实行“强干弱枝”“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目的是为了避免重蹈五代时期武人乱国的覆辙。这种政策对结束分裂局面、保持政治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到了中期便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对内地方权限过小、财政拮据、吏治败坏、冗官冗兵冗费严重;对外军队战斗力削弱,屡受外敌侵扰而无力还手。司马光生活的时期,值北宋建国近百年,奢靡风气日渐浓厚,聚敛之弊愈演愈烈,已造成深刻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危机,加之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均以失败而告终,北宋已开始逐步走下坡路。司马光深受儒家思想浸润,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政治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君子典范,归纳起来可以用“五至”来体现。

  至真。司马光一生诚信,是受他父亲的教育影响。五六岁时,有一次他给胡桃去皮,不会做,姐姐去帮他,也去不掉,就先行离开了。一位丫环用热汤替他顺利将胡核去皮,姐姐回来问他:“谁帮你做的?”他欺骗姐姐说是自己做的,父亲便训斥他:“小孩子怎敢说谎。”司马光从此不再说谎,年长之后,还把这件事写到纸上,警策自己,一直到死。有一年,司马光要卖一匹马,这匹马毛色纯正漂亮、高大英俊,只可惜夏季有肺病。司马光对管家说:“这匹马夏季有肺病,一定要告诉买主。”管家笑了笑说:“哪有人像你这样的呀?我们卖马怎能把人家看不出的毛病说出来!”司马光说:“一匹马卖多少钱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我们做人必须诚信,要是我们失去了诚信,损失将更大。”清人陈宏谋说:“司马光一生以至诚为主,以不欺为本。”

  至纯。神宗时期,司马光在政治上跟王安石发生了严重分歧,几度上书反对新法,并在重新掌权后全部废除新法。王安石与司马光,我个人的看法,就“道”的层面,一个是为国分忧,一个是为民请命;在“法”的层面,一个是“变以图强”,一个是“守以图存”;在“术”的层面,一个是“急则治标”,一个是“缓以治本”。王安石主要是围绕当时财政、军事上的积贫积弱,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来解燃眉之急;司马光则认为在守成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的整顿,先奠定改革的基础,所谓“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即使改革,也一定要稳妥,因为“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如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 (43)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