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阳区委、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时刻保持“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坐不住”的使命感、“赶不上”的危机感,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高标一流落实到位,在助力我市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的新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山阳区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深入开展“学成都佛山、促转型发展”和“质量、效率、法治”落实年活动,坚定“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工作理念,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城区提质强力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发展动能加速转换、“三大攻坚”开局良好、民生保障不断加强,一批支撑当前发展的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实现新突破,一批群众关注的急事难事得到有效解决,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的一年,山阳区将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城区提质、突出绿色发展、改善社会事业,在推进产业发展、加速动能转换、建设精致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突破,为我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城市、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贡献山阳力量!
回顾2018
奠定高质量发展良好基础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山阳区发展史上值得铭记、很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山阳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奋发作为,推动产业发展实现有效突破,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明显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奠定了山阳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基础。
“好”的势头更加强劲
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3.8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位居各城区第二,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5.8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位居各城区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65亿元,同比增长8.8%,总量位居各城区第一,在全省52个城区排名由2017年的第36位跃升至第13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3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税比达到9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3%,增速位居全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0.9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5%,增速位居全市第一;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增长2.7个百分点,经济结构和发展质量持续优化。
“进”的动能更加充沛
始终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投资30亿元的中农联冷链物流园等一批大个头项目成功签约,投资25亿元的澜庭叙、投资37亿元的臻悦汇等项目梯次跟进,河南省企业资源配置中心、火马双创生态谷、鸿基家居乐库整装项目、新丰新经济中心等一批爆发力强、质量高、形象好的新经济项目成功落地和开工建设,以黄龙山智慧健康特色小城镇、卢亮沟智能共享户外出发营、柏友荟医养综合体等项目为代表的康养旅游产业蓄势待发。同时,秉持“优于江浙沪、引领中西部”的理念,大力宣传《对外开放优惠政策》《关于加快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山阳区企业上市和挂牌交易奖补细则》等扶持政策,首创了企业落地法人代表“零见面”审批新模式,加大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落实力度,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稳”的基础更加牢固
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上来。全力推进“四城联创”、城中村改造、绿色廊道建设、环保攻坚等各项工作,弥补民生短板,改善人居环境,增进群众福祉,蓄积发展后劲。着力深化“平安山阳”建设,全区公共安全感指数全省排名第31位,较上年同期上升36位,位居我市各城区第一,全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聚焦民生热点,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面加快教育、卫生、文化、食品药品安全等各类公共事业发展,以完善推行“党群议事会”为抓手,全面加强社会治理,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实”的氛围更加浓厚
始终坚持以团结鼓舞士气、以事业凝聚人心,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恶仗,苏蔺水厂作为全市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第一个竣工项目顺利通水,中原路作为城区首条南北大通道全线按时贯通,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工作能力显著提升,多项工作也走到了全市前列,形成上下一股劲、齐心抓落实的生动局面,营造了团结协作、务实进取的干事创业氛围。同时,各级领导身先士卒、全体党员干部群众无私奉献,一心一意为全区发展献计出力,经受了考验、锤炼了作风,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坚定了高标一流做好下一步工作的信心。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均由山阳区委宣传部提供
展望2019
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突破
新的一年,是山阳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山阳区将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城区提质、突出绿色发展、改善社会事业,在推进产业发展、加速动能转换、建设精致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着力推动转型升级
强力实施连续三年的“项目建设年”活动,针对功能片区和产业特色,继续实施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网络经济、金融服务等现代城市经济,加大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和金融机构引进力度,借助黄龙山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初审有利条件,着力形成工业转型提质、现代服务业持续壮大、康养旅游产业活力强劲的良好格局,在推进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着力实施创新驱动
强化创新意识、做好创新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把更多精力放在培育创新文化、涵养创新精神、打造创新生态上,让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深植于干部群众心中;优化创新平台,用好科技引导基金,发挥改革创新奖的激励作用,引导企业普遍建立科技投入长效机制,凝聚强大创新动能;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企业落户法人代表“零见面”审批机制,完善并大力宣传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深化“四个一”项目部制推进机制,在加速动能转换上实现新突破。
着力推动城区提质
坚持城区改造抓提速,勠力同心、克难攻坚,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加快安置小区建设进度,加快高品质城区建设步伐;坚持“四城联创”抓提升,把“四城联创”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集全区之力、聚全民之智,不断补齐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短板,让城市美起来、亮起来;坚持城乡融合抓提质,加快推动黄龙山片区7个村与特色小镇创建深入融合,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双延伸”,在建设精致城市上实现新突破。
着力突出绿色发展
打好“绿色牌”,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抢抓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和建设森林焦作的契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完善生态制度,推动生态创建与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有机结合;念好“山字经”,利用好北山生态修复成果和沿山自然资源,把黄龙山片区打造成“山水林田湖草”和谐伴生的综合旅游板块,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效益,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着力改善社会事业
激励群众“勤劳之手”,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机制;善用市场“无形之手”,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用好政府“托底之手”,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事业不断进步,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护航经济、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攻坚等专项活动,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
忠诚担当怎么看
急难险重事上见
2019年,山阳区委、区政府将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把干劲用在抓落实上,把重点放在求实效上,通过“事上见”检验政治担当、夯实工作责任、树立鲜明导向、锤炼良好作风、提升工作标准,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焦作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贡献山阳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