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明仁药业采用智能化、自动化控制技术,对原有车间进行改造升级,通过设备的更新换代,实现整机联动智能化、自动化生产,产能由原来的年产2500万瓶到现在的年产1亿瓶,生产效率提高4倍。
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中原内配实施的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建设(捷豹路虎气缸套专线),将原有生产线改造成具有自适应、自感知、模拟运算、实时检测等智能功能的地轨行走式智能化柔性生产线,使数控化率达到90%以上,效率提升20%,人员减少75%以上;国隆科技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根据生产线上采集到的实时生产数据,实现对物料移动、转换、拆分、合并、消耗等的自动跟踪,效率提升40%,设备运行准确率提升15%,产品合格率提升5%,人力物力降低52%;飞鸿安全玻璃通过实施节能玻璃智能化改造项目,对钢化炉上下片进行智能化改造,利用机器人、机械手实现自动上下片,完成后将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产品质量稳步提升,质量标准达到国际水平,也将成为玻璃深加工行业第一个使用机器人、机械手的企业;多氟多与世界一流的资源管理系统软件公司合作,成立企业资源规划实施小组和智能制造小组,全面实施资源规划管理系统,搭建一个集约化的集中管控平台,包括能源管理、设备高级管理、设备自动执行,使资源多方位高效协同,有效提升智能化水平。
节能降耗成效突出。焦作万方在电解铝行业内率先进行电解烟气提标治理,目前项目一期暨电解一分厂净化系统改造工程已建成运行,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降至35㎎/m3以下,颗粒物排放浓度降至5㎎/m3以下,氟化物排放浓度维持在1㎎/m3以下,总体减排90%以上;风神轮胎实施的厂区炼胶烟气和硫化烟气VOCs治理工程,采用低温等离子和光化学复合净化工艺,在车间内部进行废气收集装置改造,VOCs排放浓度下降达到80%以上;英利经贸通过对煅烧炉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建设一套工艺技术先进的石灰石膏化脱硫铵法脱硝和湿电除尘系统,二氧化硫降至35毫克以下,氮氧化物降至50毫克以下,烟尘降至10毫克以下,各项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江河纸业采用国内最新技术对锅炉排放烟气进行脱硝处理,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分别下降68.4%、89.5%、83%;年减排烟尘24.6吨、二氧化硫214.9吨、氮氧化合物199.2吨。
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龙蟒佰利联通过一系列改造,将钛白粉生产工艺由硫酸法改为氯化法,实现了产品质量的大幅提升,并将产品由单一的钛白粉扩展到富钛料、锆产品、钛合金等系列产品,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多氟多通过“腾笼换鸟”战略,大力实施以智能化为代表的技术改造,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注重延伸产业链条和产品品质的改造提升,逐渐从单一的氟化盐生产企业发展成为氟化盐、六氟磷酸锂、锂电池、动力总成等完整产业链条的战略新兴企业;强耐新材以新产品研发为突破口,不断加大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实施的超高强耐水自流平砂浆技术改造项目,不但可以消耗大量工业固体废弃物脱硫石膏,解决工业副石膏占地堆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还可取代传统的回填找平方法,大大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该项目产品各项指标已超过国家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效填补了我国自流平砂浆市场的空白。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加速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代表、工业互联网为支撑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正在引发一场“制造革命”。对焦作来讲,“三大改造”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要求,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现实选择,是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途径。我市将以更大力度、更快节奏、更高水平推动“三大改造”,全面提升河南制造竞争力,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焦作制造”向“焦作智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