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付凯明
核心提示
2018年,李万街道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5663万元,占全年任务16154万元的15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先后获得“项目服务先进单位”“四城联创工作先进单位”“服务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信访综治先进单位”“环境治理先进单位”“市级四城联创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各项工作受到肯定和赞扬。
2019年,作为示范区核心城区的李万街道要紧紧围绕“三区一极”,认真履职尽责,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为打造核心增长极,建设精细化城市,不断开创李万建设新局面。
提升站位,服务大局。李万街道是示范区发展的起步之地。从当初的城市远郊到如今的城市发展核心,从贫穷落后的乡村到创新创业的沃土,既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也对李万街道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谋划下一步工作,李万街道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城市建设、项目征迁、城中村改造中,加快城市化进程。要严格落实好市、区两级决策部署,在符合区域规划布局的基础上,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工作重心和着力点,高质量和高标准谋划好、开展好各项工作,在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等各方面都发挥核心区应有的作用,助力和服务好市、区发展大局。
发挥优势,培育亮点。李万街道位于示范区的中心,拥有大沙河、新河、灵泉湖等优质水域资源。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的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已经初步形成碧水绕城的靓丽景观。近年来,随着城区环境的持续改善,各类企业竞相入驻,房地产商云集开发,李万街道已经成为外来客商投资兴业的价值高地,现代化城市的特征日渐显现。李万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充分发挥好辖区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谋划好从“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质”的工作思路和具体路径。要创新管理、改进方法、强化举措,集中精力在社区楼院治理、资源集聚开发、精细化城市管理等方面打造一批亮点项目和精品工程,探索总结出李万街道独有的建设管理经验,为全区乃至全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样板和参照。继续以“四城联创”为契机,积极开展禁燃禁放、扬尘污染、燃煤散烧、大气污染防治、“小散乱污”企业整治、“双替代”等重点工作,精准发力,美化辖区环境,打造精品社区,创新社区服务,让辖区居民共享文明成果。
项目为大,服务建设。该街道要紧盯城中村改造、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沁泉湖等项目,抓清点兑付,抓附着物清理,抓遗留问题解决,通过班子成员包项目措施,提前介入、协调沟通、跟踪服务,积极主动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加快进驻速度,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固本强基,执行有力。李万街道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形成上下一心、步调一致,措施有效、执行有力的工作格局,从严从实抓好市、区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抓好村级党组织建设,关键要强化能力提升。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运用“党建e家”平台,通过学习教育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两个维护”,整体优化党员队伍。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逐村观摩、整乡推进”“设星定级,评星晋级”等活动,全面提升载体建设。通过“一村一品”打造党建亮点,作好党建特色化建设,突出基层党建工作转型创新,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街道党建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科学运用“四种形态”,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李万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