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向人民报告 请人民阅卷·示范区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
履职尽责谋福祉 惠民暖心争一流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9 年2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示范区民政服务中心
履职尽责谋福祉 惠民暖心争一流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慰问困难老党员。
  向困难群众发放物品。
  春节慰问困难户。
 
   

  本报记者 郭树勋

  示范区民政服务中心近年来以“惠民生暖民心”为己任,大力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在保障基本民生、发展养老服务业、创新社会治理、服务退伍军人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8年

  履职尽责谋福祉

  救助体系日趋完善。该中心去年一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辖区特困供养对象、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及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贫困学生、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等及时救助到位,发放各类救助金1257万元、慰问品45万元;城乡低保实行动态管理,应保尽保,新增低保入户率达到100%,年检查比例达到50%,高于市里要求40%的目标,困难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二是全面实施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全区城乡一站式医疗救助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全年共开展医疗救助1114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34.601831万元。三是加强各项救助工作,下拨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9.422万元;发放特困供养经费176.824万元;发放特殊人群生活定量补助61人13.64万元;救助15名考入大学和21名考入示范性高中的贫困学生8.55万元;为129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3.75万元;开展困难家庭大病临时救助和尿毒症、白血病等专项救助,对8名尿毒症、白血病患者给予2.4万元大病救助。四是按时足额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018年全年累计发放困难补贴对象12424人次,护理补贴18021人次,共发放两补资金182.682万元。

  退役军人保障有力。去年对4354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进行了信息采集摸底,建立健全服务对象档案数据库;建立双拥优抚三级服务网络站,促进优抚安置政策及时落实,足额支付各类优抚安置经费1022万元,解决实际困难56件,为500名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了全面体检,并发放17.13万元门诊补助。积极开展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为16名下岗志愿兵解决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在春节和八一,为13家部队、1176名优抚对象及409户现役官兵家属送去51万余元慰问金和慰问品,在中小学全面开展国防教育、医院诊疗军人军属优先活动,军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在全市双拥模范城创建检查评比中,示范区获得第二名。

  社会事务管理规范。指导乡镇、街道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推进“334”和谐社区建设,为困境儿童建立了3个儿童之家,加强民非社团组织监管,对地名普查信息进行标准化整理,推进二维码门牌制作与安装。

  养老服务水平提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为4家乡镇敬老院配备了安监、餐厨、洗浴等设备。全区已建成40家农村幸福院和3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同时,结合“互联网+养老”等模式,探索性地开展了智慧健康养老工作。李万街道成为首批国家级健康智慧养老示范基地试点,引进2家居家智慧养老单位。对全区2万名60岁以上老人开展信息筛查及简易评估,已通过系统录入初步建立了老人电子档案,为3124名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188.5万元。

  2019年

  惠民暖心争一流

  建立灵活高效民生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适当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财政补助水平及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

  做好残疾人救助送温暖工作。加快第三代残疾人证换领,足额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不断推进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抓好残疾人康复工作,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的目标,帮助残疾人解决残障问题;组织残疾人宣传和文体工作,积极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提高困难残疾人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为残疾人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加强残疾人就业,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加强完善退役军人保障工作。提高移交安置工作质量,严格落实退役军人安置的各项法规制度,做好伤病残退役士兵和随军随调家属的接收安置工作。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鼓励退役军人参加学历教育,支持大学生士兵复学教育,落实退役军人相关培训政策,促进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落实。提升优抚保障能力水平,做好外出务工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和退役军人采集信息的汇总工作,发现和解决带有共性优抚政策落实问题;完善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办法,进一步完善优抚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各项软硬件建设水平,推动优抚对象数据管理的动态化、精细化和规范化,提高优抚数据精准度、时效性。开展纪念活动,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祭扫纪念和瞻仰烈士活动。深入推进双拥共建工作,加强双拥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做好新一届的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积极参与全省“双十大”模范、“双十佳”单位和优秀复退军人等评选表彰活动;认真开展焦作市第二届“双十佳”(“十佳”拥军优属企业家和“十佳”优秀复转军人)、“好军嫂”和“巾帼拥军先进个人”等评选表彰活动,争取推出双拥工作新典型;组织召开随军家属就业专场招聘会,助力随军家属就业工作。

  探索建立养老医养服务体系。加快养老项目建设,加强养老机构与医疗资源相互融合。力争通过两年努力,基本形成区、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格局,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是2019年启动示范区社会综合福利中心、新建苏家作敬老院,完成文昌敬老院、宁郭敬老院的消防改造工程。新(改)建3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20个农村幸福院(总数达到60个)。二是推进医养融合养老。统筹、整合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支持养老机构开办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安宁疗护中心、医务室等医疗机构,鼓励医疗机构发展养老服务护理业,全区护理型床位至少达到250张,推动医疗、养老机构互通转接,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医疗机构设置的养老机构,享受养老机构各项补贴。三是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工作。以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李万街道为契机,推进“互联网+养老”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为依托,以综合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网点为支撑,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能终端有效衔接各类养老服务,实现互联互通,做好线上线下服务,主要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应急救助等养老服务。做好李万街道全国健康智慧养老基地试点验收工作,在全区逐步形成在李万文苑城区以“互联网+”为主的健康智慧养老模式,在苏家作、阳庙等乡镇(街道)形成以敬老院、幸福院等机构为主的农村养老模式。

  完善救灾应急救助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救灾预警、应急响应,建立应急物资的动态补充机制和快速响应机制。

  推广“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楼院民主协商治理,有序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推动和谐乡村健康发展。同时,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注重培育发展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弘扬奉献爱心、友爱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

  (本栏照片均由示范区民政服务中心提供)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