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刚刚过去的2018年,孟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党建做引领、产业促转型、城乡谋振兴、民生新改善”的总体思路,不忘初心勇担当,牢记使命再出发,以“三大攻坚”“三十工程”“三城同创”等工作为抓手,加快建设开放、富强、文明、幸福、美丽的新孟州,努力在焦作高质量发展中出头彩、探新路、创经验,奋力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先进行列,经济发展、城乡面貌、人民生活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事、新事、喜事接连不断。孟州,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形势这么好、底气这么足——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首次入选“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连续十年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中部百强县第五十一位,焦作市第一位。
产业转型实现新突破。产业集聚区第五次跻身全省前十,成功晋升三星级。列入省、焦作市重点项目均居焦作市第一位。成功创建“全国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市”。梦云电商小镇、保税物流园区分别被评为河南省电子商务创业基地、河南省最具吸引力电子商务园区。
发展动能得到新增强。顺利通过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验收。继B型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平台之后,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国家级开放平台达到3个。全年引进省外、实际利用境外资金均居焦作市第一位。
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黄河大道、大定路等4条道路亮化美化工程全面完工,梧桐路北段、河阳大街中段建成通车,文化广场、明珠游园改造完成。孟州至偃师黄河公路大桥全面开工。源沟村被农业农村部授予“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莫沟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生态建设开创新局面。孟州的天更蓝了,蓝天白云成了孟州的“新常态”。孟州的水更清了。孟州的地更绿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2.4%,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8.6%。
民生福祉增添新保障。143户贫困户危房全部改造完成。所有精神病贫困户实现集中托养。高质量完成了8个村退出贫困序列、1400人实现稳定脱贫的年度任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面改薄”工程圆满竣工,新一中开工建设。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两个全覆盖”。
管党治党取得新成效。开展“党旗飘起来、党徽亮起来、党员动起来”活动,统筹推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圆满完成村居“两委”换届。圆满完成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和派驻机构改革,在乡镇办事处探索设立了监察专员办公室,打通了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不忘初心勇担当 形势喜人催人进
过去的一年,稳增长、强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18年,孟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7%,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9%、8.5%。孟州市首次入选“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连续十年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中部百强县第五十一位,焦作市第一位。
过去的一年,调结构、促升级,产业转型实现新突破。孟州市突出发展高质量,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动能转换,三次产业比调整为6.5∶67.1∶26.4。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15个,其中省、焦作市重点项目分别达到6个、24个,均居焦作市第一位。全市纳税超亿元企业达到2家、超5000万企业达到7家。产业集聚区第五次跻身全省前十,成功晋升三星级。农业比较优势持续彰显。成功创建“全国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市”,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13个,省、焦作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3家。服务业发展提档加速。金融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5.8%、15.2%;在全省率先与“蚂蚁金服旺农贷”实现合作。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电商交易额达到102.8亿元,同比增长9.4%,梦云电商小镇、保税物流园区分别被评为河南省电子商务创业基地、河南省最具吸引力电子商务园区。
过去的一年,抓改革、扩开放,发展动能得到新增强。孟州市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行政服务改革深入推进。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统筹推进“放管服”改革,顺利通过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验收。创新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实行了“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行政服务效率明显提升。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扩大。继B型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平台之后,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通过国家验收,我市国家级开放平台达到3个。全年引进省外项目44个,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72亿美元,均居焦作市第一位;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46亿元,继续保持全省县(市)前列。创新驱动能力持续增强。高标准创建省级汽车零部件专利导航实验区和全省首批智能化示范园区。孟州高新技术公共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县级平台。全市院士工作站达到3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达到1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家,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过去的一年,重统筹、提品质,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孟州市坚持以人为核心,统筹推进城市提质和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全面提速。规划更完善。《孟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上报省政府审批,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城市更宜居。深入实施城市提质工程,围绕“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谋划实施项目49个,总投资103亿元。黄河大道、大定路等4条道路亮化美化工程全面完工,梧桐路北段、河阳大街中段建成通车,文化广场、明珠游园改造完成。群众期盼多年的孟州至偃师黄河公路大桥全面开工,孟州市打通“南大门”的愿望即将实现。乡村更美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农村改厕6000余户、“四好农村路”建设133公里,又有2.8万农户通上了天然气。源沟村被农业农村部授予“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莫沟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孟州市城乡面貌正在上演一场华丽蝶变。
过去的一年,抓重点、守底线,生态建设开创新局面。坚持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同步发力,美丽孟州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孟州市的天更蓝了。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9.3%、13.3%,蓝天白云成了孟州市的新常态。孟州市的水更清了。出境水断面达标率较上年提高了2倍,30多年的黑臭水体如今清澈见底,困扰孟州市多年的水污染问题,正在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孟州市的地更绿了。深入开展森林孟州建设,实施了廊道、乡村、城区、农田、河道、企业“六大增绿”工程,65家企业启动绿色工厂创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2.4%,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8.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89平方米。
过去的一年,办实事、求实效,民生福祉增添新保障。孟州市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十件民生实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开展贫困户危房清零行动,143户贫困户危房全部改造完成。所有精神病贫困户实现集中托养。高质量完成了“8个村退出贫困序列,1400人实现稳定脱贫”的年度任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面改薄”工程圆满竣工。全市人民期盼多年的新一中开工建设。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两个全覆盖”。社会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过去的一年,转作风、从严管,管党治党取得新成效。党建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圆满完成村居“两委”换届。党风廉政建设纵深推进。圆满完成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和派驻机构改革,在乡镇办事处探索设立了监察专员办公室,打通了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铆足劲头争一流 牢记使命再出发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2019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纵览孟州市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只要抓住了机遇,就能乘势而上,孟州市的发展就会迎来一片艳阳天。
当前,孟州市正处于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战略机遇期,正处于中原更加出彩的历史机遇期,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转型机遇期。郑州与焦作、开封、新乡、许昌四市深度融合,洛阳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为孟州市承接大都市溢出效应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今天的孟州市,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提速,质量效益明显提升。B型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进口肉类指定口岸三大国家级开放平台已成为“金字招牌”。今天的孟州市已成为区域开放开发的热土,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孟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后每年都要实施“十大工业项目、十项基础设施、十件民生实事”,争取今年御捷电动汽车批量下线,重圆孟州市“造车梦”;群众文明素质大幅提升,创成省级文明城市。争取到2020年,黄河大桥建成通车,打开孟州市“南大门”;新一中落成投用,满足几代孟州人对办好高中教育的热切期盼;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让孟州市更宜居、更美丽。争取到2021年,呼南高铁在孟设站、通用机场落地建设;全市纳税超亿元企业突破5家、超千万元企业将达到20家以上,孟州市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通过2~3年的努力,让每一个孟州市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让每一个孟州市老百姓感受到作为孟州人是骄傲的、自豪的。
建设“五个孟州”,就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举伟大旗帜。以党的建设统领高质量发展。突出政治建设,建强组织堡垒,激发党员活力。孟州市上下以“党旗飘起来、党徽亮起来、党员动起来”为总抓手,持续开展“2345”分类创建、“三抓一创”、党员“三亮一争”、“五联共建”等活动,引导孟州市党员干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来;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建立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完善推进落实机制。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建立工作协调、情况反馈、问题解决、跟踪服务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企业服务中心作用,优化工作流程和推进机制,更好地引导约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来;以优良工作作风保障高质量发展。树立学的导向,树立干的导向,树立严的导向。充分发挥中心组学习、“周一周四夜学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作用,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让优良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学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建设“五个孟州”,就要始终聚焦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着力抓住打好打赢三大攻坚,补齐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全面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持续加大政策、资金等资源要素支持力度,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今年剩余的9个贫困村全部摘帽;推进“水气土”同治,积极推进南庄毛皮园区建设和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落实“土十条”和“六大增绿”工程,全面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做好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安全生产、防汛减灾等领域防范化解风险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基石。围绕装备制造、皮革制造、生物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和保税经济、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三大新兴产业,以“十大工业项目”为抓手,全力抓好大企业培育,重点推进御捷电动汽车、隆丰皮革制造产业园等项目,通过2~3年努力,培育税收超亿元企业5家以上,超千万元企业20家以上;积极扶持企业上市,通过3~5年努力,实现隆丰皮草、皓泽电子、康耀电子、康华药业等企业在主板上市;培育做大中型企业,开展企业梯队成长培育行动,把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企业全部纳入,在项目扶持、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帮助其尽快做大做强;强化小微企业培育,深化“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推动小微企业加快发展,改变孟州工业企业“有月亮、星星少”的现状。
全面建设精致城市,丰富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内涵。以城市提质为契机,以“三城同创”为抓手,以“十项基础设施”为重点,做细城市规划、做实城市建设、做精城市管理。强力推进黄河公路大桥、S237孟州段改建、城市环线连通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引水入孟、城市分布式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孟州城市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把创建“四好农村路”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总抓手,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全域旅游+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提升等,力争今年创成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
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依托B型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进口肉类指定口岸的优势,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申建,积极运作济源至孟州货运铁路专用线,全面构筑更高水平的开放平台,全面发力、深入推进,努力让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创新之力越来越强。
全面保障改善民生,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切实抓好“十件民生实事”,优先发展文体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快推进新一中、全民健身中心、老年健身园等项目建设,完善城区15分钟健身圈,积极创建“河南省全民健身模范县”,推进分级诊疗模式,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站在新的起点上,孟州市上下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坚强的合力、更加坚实的举措,在新时代建设“五个孟州”的生动实践中奋发有为、再立新功。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孟州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