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初,因为祖国的需要,一批来自国家重点院校的莘莘学子满怀激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建院之初的焦煤中央医院,实现了他们扎根基层、报效祖国的美好愿望。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如今,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追求“仁爱敬业,追求卓越”的焦煤中央医院人紧握手中的接力棒,薪火相传,无悔付出,让这所历史厚重的名牌老院继续焕发青春的光彩。
文化领航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直到如今,在市民心目中仍视焦煤中央医院为“大医院”,之所以能够受到人民群众所欢迎,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个没有文化滋养的医院,是不可能长远发展的。当前,谁拥有了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的先进的医院文化,谁就会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构建起自己长久的生命力。医院文化,正在成为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凝聚人心的纽带、引领前进的旗帜。焦煤中央医院在71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去年,该院以建院70周年为契机,大力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弘扬医院“仁爱敬业、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能。
2018年,以焦煤中央医院改制重组和70周年为契机,2000多名干部职工,万众一心,斗志昂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院史馆的建成,继续发扬老一代焦煤中央医院人的优良传统,激励该院医务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沿着前辈的足迹奋力前行;学术报告厅已建好,为不断高涨的学术氛围提供了一流的交流平台;修缮了大礼堂,为该院职工举办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一流的场所;多功能餐厅投入使用,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了一个更加满意的就餐场所,让职工吃得舒心,让病人吃得满意;室内运动球馆建成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职工体质……
“当年的焦作是穷乡僻壤,整个市区只有一条街,与广州有天壤之别。当时从中山医科大学、上海医学院分配来的大学生先后离开了,有的甚至连行李也不要就走了。如果没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强的意志,任何人都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去年10月,在焦煤中央医院举办的医德报告会上,现年84岁的岑军辅应邀作报告。出席医德报告会的还有郑好让。毕业于北大医学院的他,一辈子没有接受过患者及其家属的宴请和红包。有一次,一名患者家属找到他家,放下了300元。当妻子告诉他这一情况时,他二话不说,把钱一分不少地退还给了患者家属。来自农村的他,深知百姓看病不易,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他总是替患者着想,切实减轻患者的负担。
为了让以仁爱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在医院扎根,该院还举办了焦煤中央医院建院70周年优秀征文展演活动《时光朗读——中央医院的故事》,该院通过“朗读会+情景剧”的形式,从征文中精选出15篇文章进行演讲,并邀请3位“时光见证人”——老中青三代焦煤中央医院人的代表与大家一起欣赏作品,共同回味医院70年来的点点滴滴;举办建院70周年纪念大会,评选、表彰了一大批“建院功臣”“医师楷模”“护士楷模”等先进模范人物,为全院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学习的标杆和榜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还组织编撰了《院志》《名医录》《我与中央医院的故事》等书籍,拍摄了一系列专题宣传片,记录下医院发展的光辉历程,这进一步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对内增强职工向心力,对外树立医院良好形象,提升医院的社会美誉度。
“71年积淀的‘仁爱敬业、追求卓越’的医院精神,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期构建和谐医院的力量源泉。全体焦煤中央医院人时刻牢记和践行‘仁爱敬业、追求卓越’的医院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为医院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形成人人都是动车组,个个都是动力源的舆论氛围,使医院每一位职工都成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永动机、助推器。”近日,该院党委书记、工会主席马好斌如是说。
如今,在该院文化的滋养下,该院医务人员时刻以患者为中心,守护着患者的健康。看到突发疾病倒地的老人,他们会以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本能出手施救;见到弃婴,他们会将其抱回医院作健康检查,寻收留之处,让爱心升华……工作中,该院医务人员践行“时刻以患者利益为先”的精神,中央电视台和多家省级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创新发展
攀升科技发展新高峰
在我市去年举办的首个“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暨首届“最美医生”颁奖典礼上,该院血管外科主任邱福轩站在了领奖台上。如今,作为市医学血管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的他,在我市血管外科界已成功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0项,其中一些新技术达到了省级、国家级水平。
作为闻名豫北地区的神经外科专家,张景龙去年1月应邀参加世界颅神经外科医师联盟大会暨第八届WNFS神经修复和功能重建会议及第六届东方神经外科高峰论坛,并上台作了《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的临床分析》的演讲,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由此提升了焦煤中央医院的知名度。如今,张景龙还创新开展“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不开刀,一针治愈,手术危险性小,患者全程无痛苦,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和任何年龄段的三叉神经痛患者。
而今,经过多年的努力,该院实施的“名医”战略已初现成效,该院不少医生在各自专业领域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如群星璀璨,成为患者的守护天使,帮助他们摆脱病痛的折磨。目前,该院的张之智、吕宏乐、杜云峰、邱福轩、裴广德、杨培金、王晓明、李君喜分别担任焦作市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一直以来,该院不断涌现出“老百姓的好医生”,“好医生”正从过去寥寥数个,变成了“最美群像”。这其中有彭跃华、崔自刚、范波胜、孔祥臣、张国际、是明启、汤永新、周俐、吴静、王艳莉、赵永体、王永富等一大批名医名家。
为不断提升医院的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治疗手段向着精准、无痛、微创方向持续创新,该院去年先后开展了“无痛气管镜下支气管外及纵隔病变针吸活检术”“微创通道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电生理监测仪在神经外科的应用”等各类新技术、新业务50余项。为了鼓励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该院还举办了新技术、新业务评审大会,并根据获奖等级,给予不同额度的现金奖励。与此同时,该院借力“外脑”引领科技创新发展。在焦作市外专局的大力支持下,先后邀请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骨科、肿瘤内科等5位德国教授来该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相关专业的技术水平,为群众提供尖端的医疗卫生服务。去年,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医院蓝皮书(2018)》,并举行了中国医院竞争力大会。会上发布了“2017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焦煤中央医院凭借着优良的医疗技术、贴心的医疗服务在2017中国医院竞争力·地级城市医院300强名单中位列第270名。在我市,进入地级城市医院300强名单仅有两家医院。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从2010年开始发布医院竞争力排名,业界影响力较大,是目前全国权威医院排行榜之一。
“大医院就应该有大样子、大水平,近年来,我市医院以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为突破口,以此带动全院发展,已经收到明显效果。下一步,我们将瞄准省内一流标准,努力打造品牌优势,通过发展医疗技术革新,给患者提供更加先进的医疗服务,不断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该院院长薛喜庆说。
奋力前行
不负时代新使命
71年来,肩负煤矿工伤抢救任务的焦煤中央医院,在创伤急救技术方面位居全国煤炭行业领先地位。如今,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当下,旅游安全事故不时发生。为了积极应对特大旅游突发事件,完善应急救援体系,该院率先在全市引进直升机空中救援,开辟生命急救新航道,不负时代新使命。
在薛喜庆看来,随着群众经济条件的日益改善及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对院前急救效率和方式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开通空中医疗救援通道势在必行。在救护车到达不了或在救治病人的黄金时间内无法到达,直升机可以迅速到达现场实施救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地面急救的不足。该院紧邻焦作影视城广场直升机落机点,一旦患者急需直升机救援,与该院合作的金汇通航就会随机出动直升机,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患者送到焦作影视城广场。目前,该院医务人员已接受直升机救援专业化培训,先后在高速公路和景区进行了两次直升机航空演练活动。为此,该院还将开设专属救援通道,从下直升机、上救护车到医院的每一条走廊甚至电梯,都设置专人等候,为患者争取每一分钟。
在生命急救方面,该院不但医护人员素质过硬,而且设备也顶呱呱。目前,该院急救中心完全按照河南省标准建设,急救器材齐备。不仅如此,该院还不断引进高档设备,以压缩急救检查所用的时间。比如,该院刚投用试运行的3.0T超导磁共振,除了成像更清晰、检查更准确外,其检查流程更简化、检查速度更快,比医院所用的1.5T超导磁共振缩短一半时间。为了给抢救急危重症患者赢得宝贵时间,适应新形势发展,目前,该院还在手术室里安装大C臂X光机,让部分急危重症患者在手术室内也能得到快速检查。为了充分发挥该院的急救能力,2019年,该院以创建国家胸痛中心为契机,不断加大生命急救能力建设力度,守护一方百姓的健康。
不负时代新使命,还体现在该院进军养老事业的时代担当中。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发展养老事业刻不容缓。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该院提出建立大型医养结合的专业养老机构,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
“把医疗和养老结合在一起,有病及时治疗,无病康复养老,成为有病老人、高龄失能老人的最佳去处。通过‘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新模式,有效解决了老人的养老及就医问题,不仅让老人‘老有所依’,更让老人‘老有所医’。”薛喜庆说,“养老院是微利行业,初期投资较大,项目周期较长,资金回笼较慢,但是作为一家公立医院,一定要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党为解忧,为政府解难,为群众解困。”
民生所向即是医院的发展方向。该院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始终秉承“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宗旨,奏响了杏林春暖、悬壶济世的强音。
(本版图片均由焦煤中央医院提供)